“詩仙”李白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白又號“青蓮居士”,稱“謫仙人”,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歌行體、七絕的成就上更是顯著,《行路難》、《蜀道難》、《靜夜思》、《望廬山瀑布》……今《李白全詩》里記載了其詩歌1010首。

說到李白的詩,那就是一個字“牛”。他的詩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闊氣,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也有“大道入青天,我獨不得入”的失落;更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惆悵。
要說李白最狂傲不羈的詩句非選自《南陵別兒童入京》中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不可。這首詩寫于公元742年,42歲的李白終于得到唐玄宗賞識得詔入京,覺得自己施展才華抱負、實現政治理想的機會到了,便興奮的回到家中與妻兒告別并寫下這首詩。

要知道李白由于家中從商是不能參加科舉,唯有通過他徑,也就是結友獻詩才能走上仕途。此前,李白為唐玄宗獻過許多詩但都無果,直到這次由于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推薦,得玄宗稱贊宣入宮中,后供奉翰林院。
《南陵別兒童入京》這首詩的全文如下:
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對于這首詩,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我歸來時酒剛釀好,秋季里黃雞吃著谷子正長得肥嫩。第一句交代了歸家的時間,白酒、黃雞描寫鮮明。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呼喚來童仆去烹飪黃雞、斟上新釀的酒,孩子們拉著我的衣服與我歡笑玩鬧。此句的雞、酒與第一句相對接,烘托出了一種歸家后的舒適、幸福感。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一邊高歌一邊暢飲,舞劍的劍光欲比那落日的光輝。高歌、飲酒、起舞直接抒發了詩人的愉悅心情。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苦于不能早點獲得君主的賞識,現在只想快點入京一展宏圖志。此句有簡單的對比,有對過去不得志的懊惱,又有現在的迫不及待和興奮。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世俗的人們無法認識俊杰的真正面目,如今我就要離家入京實現人生抱負了。此句運用典故,“輕買臣”既“朱家愧貧”的典故。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仰頭大笑的走出門去,我怎會是平庸之人。“蓬蒿人”可指草間之人,無官之人。
從這首詩中不難看出詩人李白的滿腔熱血,更加體現出詩人的自信與傲氣。徐悲鴻說:“人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氣”。充滿傲氣的人容易自命不凡,不能虛心學習,不會為人處世。公元743年,李白引足令高力士脫靴、又讒謗于玄宗而被疏之。
參考資料:《舊唐書》、《唐詩宋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