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22-7-29 12:21:48 訪問次數:880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很有才華的一位詩人,頂著小李的名號,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翹楚,不過在生活中他又是處處受到了小人的排擠,特別是在通過了科舉考試之后,再去參加博學宏詞科的考試時,一直被人故意刁難,使得他最終沒能通過博學宏詞科的考試,也就成為了他人生中的遺憾。
可能有的朋友不太清楚什么是博學宏詞科,其實它的形式就類似于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一個人要先參加科舉考試,只要考中了進士,才有資格參加博學宏詞科的考試,只要通過了這一場考試,也就意味著朝廷會給一官半職,才有資格去做官。要是沒有通過的話,只有兩條出路,第一、回到故鄉開館授徒(這是大部分人的選擇)。第二、去到外地任幕僚(這是很多人無奈的選擇,畢竟還要生活,只能是委曲求全)。其實無論走哪一條路,對于很多的才子來說,那都是痛苦的選擇。
由于李商隱一直處于牛李黨爭之中,這也使得他成為了別人的眼中釘,一直是被人排擠,所以他盡管通過了科舉考試,但是后來的博學宏詞科的考試,始終是沒能通過,這也使得他痛苦不已,最終只選擇去到外地擔任幕僚,所以他一輩子,只不過擔任了一個小小的幕僚,這對于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
李商隱后來寫過很多帶有諷刺意味的作品,其中大家最為熟悉的那就是《賈生》,這首詩寫得很巧妙,每一句都充滿了諷刺: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不過除了這一首之外,還有這首《安定城樓》,同樣充滿了諷刺意味,這首詩正是他在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沒有通過后,氣憤不已的他表達了憤怒之情,同樣充滿了諷刺意味。
《安定城樓》
唐代:李商隱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淚,王粲春來更遠游。
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
李商隱可能沒有想到自己會無法通過博學宏詞科的考試,原本他以為志在必得,但是由于他被人排擠和打壓,也就使得他成為了被人攻擊的對象,這也就是為什么在他的作品中,我們也是能夠感受到他的悲痛之苦,還有對于現實的無奈,縱然是有著過人的才華,但那又如何,還不是一樣沒有任何的作為,這無疑本身就是一種諷刺。
首聯先是交代了時間和地點,還有周圍的環境,這樣的一起筆,也令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高大綿延的城墻上面還有一座樓,而且這樓有百尺來高,在那遠處的綠楊林外是一片水中的沙洲。這兩句看似很普通,但是結合下面的兩句,卻又是顯得很有韻味。
頷聯在這里李商隱依舊還是引用了賈誼的典故,也正是為了扣題,從而突出悲劇性,還有諷刺性,“賈生年少虛垂淚,王粲春來更遠游。”,對于年少有才的賈誼來說,只能是一個人獨自流淚,春天里登樓的王粲又是再度去遠游了。
頸聯也是這首詩的詩眼,同時也是兩句千古名言,“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我一直堅信有一天可以成就一番事業,可以出人頭地,然后帶著滿頭白去,一葉扁舟歸去,從此找一個地方隱居,再也不過問世事。
尾聯最是有趣,寫得也很有諷刺意味,“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我從來沒有想過,那些小人會像“腐鼠”一樣,被人當成天下美味,對于那鹓雛卻是不屑一顧,還猜忌個沒完。
李商隱很多的詩都充滿了諷刺,不過在這首《安定城樓》一詩中,那種諷刺意味就更加深刻,寫得也更加的傷感。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的無奈,還有對于人生的最為真切的感知,從這首詩中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骨子里的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