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22-8-3 8:35:49 訪問次數:853
如今的中國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被科技包圍。回顧歷史的河流,清朝末年時,百姓生活在炮火之中。中國也陷入一片灰暗,由于早年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中國的發展停滯不前。而周邊列國也因此對中國進行侵略,中國因為英國販賣鴉片的事情,爆發了第一次中英戰爭。最終,以清政府失敗簽訂《南京條約》告終。
這場戰爭是周邊列國對中國發起的第一次大戰,強勢打破中國“閉關鎖國”的政策。同時,也是中國屈辱的開端。自此以后,中國由封建社會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當然,清朝也有部分大臣挺身而出。李鴻章便是其中一位,在鴉片戰爭打響之前,他就告誡后人:想要中國沒有后患,就要先把這個國家滅掉。李鴻章何出此言?讓我們一起從下文中了解。
01清朝末年李鴻章
其實,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中,我們曾是世界大國,周邊列國都需要依附中國生存。清朝初期,中國在康熙的帶領下更加繁榮昌盛。不但平復了邊境的突厥,經濟也開始飛速發展。隨后,雍正繼位,更是廢除許多嚴苛的律例,甚至講究人人平等。按理說,照這個趨勢發展中國也不至于沒落。而事情的轉折就發生在乾隆繼位期間。
盡管他盡職盡責,甚至還親自帶兵剿滅叛賊。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迫害,已經滲透在朝廷方方面面,這也導致清朝內部腐敗現象的發生。朝中大臣也頻繁出現貪污現象,奸佞當道,國家日漸落敗。國庫更是空虛不已,以和珅為首的當朝大官參與走私,販賣鴉片。這些問題帶來的影響深遠,不僅阻礙中國經濟發展,還讓百姓淪陷于鴉片之中。
這也導致后面繼位的道光帝,對現狀也是有心無力。盡管他大量搜剿鴉片,但是鴉片的影響已經深入人心。中英第一次戰爭也因此發生,面對清政府的失敗,中國簽訂下不平等條約。周邊列國也都虎視眈眈想從中分羹,面對其他國家的入侵,中國徹底走向衰敗。為了挽救中國的未來,部分大臣挺身而出。其中就有李鴻章、曾國潘等。
李家世代為官,李鴻章出生時李家正值昌榮。從小接受的便是高級教育,他父親也對李鴻章有著深遠影響。因為這個原因,李鴻章學業結束后便投入官場。憑借著一腔熱血,李鴻章在官場打出了名氣。機緣巧合下,結識了曾國潘并且拜對方為師。這也為李鴻章未來的官場道路起了鋪墊的作用。
只是隨著朝廷的腐敗,中國在國際中的地位岌岌可危。周邊列國虎視眈眈,受鴉片影響的中國兵力逐漸衰弱。這也讓一片赤誠之心的李鴻章決定棄文從武,他再次回到軍校進修。隨后,便積極投入軍事之中。過程中,他也展示了自己非凡的軍事能力。由他帶領的軍隊更是奪得勝利,李鴻章也因此聲名遠揚。
02李鴻章發動晚清自強運動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鴻章的名氣漸漸和自己的師父并駕齊驅。當然,在朝廷中的地位還是曾國潘更勝一籌。按理說,只要師徒兩一起合作必定能達到共贏。但是,隨著國家內憂外患的形勢,雙方的思想產生較大分歧。
李鴻章屬于激進派,堅持一致對外、合作共贏。曾國潘屬于保守派,不愿做無畏的犧牲、保存國力。兩人雖然在思想上大相徑庭,但是面對列強入侵,都希望中國能夠安穩發展。因此,曾國藩也并未反對李鴻章發動自強運動。而此次運動的中心思想便是“師夷制夷”、“中體西用”。
李鴻章表明此運動就是為了學習西方技術以此抵抗西方入侵。在清政府的支持下,他耗費大量的精力引進了西方的生產技術。并且創辦了軍事工業、新型海陸軍。其中,規模最大的便是上海創辦的江南制造總局。不僅如此,還大肆創辦輪船、鐵路、郵政等工業。開創新式學校,培養了許多先進人才甚至斥巨資資助他們出國留學。
但是,隨著甲午戰爭的爆發。由李鴻章培養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這也標志著清朝政府的海軍能力完全喪失。歷經35年的自強運動徹底宣告失敗,這場運動的失敗根本原因是中國封建制度的弊端。并且,由于時間逼迫缺乏完整的計劃,在加上朝廷內部的腐敗。失敗已經成為必然。
03日本的野心
雖說自強運動以失敗告終,但是李鴻章憑借一己之力帶動了中國的經濟發展。這也讓部分茍延殘喘的企業死而復生,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做下鋪墊。李鴻章也因此受利頗多,盡管在眾人眼中李鴻章只是為了賺取錢財。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經濟能夠長期發展,中國也會受到積極影響。但是,因為當時社會依然受封建制度的影響,這也導致李鴻章一行人的發展受到了阻礙,國家形勢更加嚴峻。
眼看著清朝氣數已盡,日本也帶領軍隊對中國領土進行了侵略。他們利用非法手段壓榨、剝削中國百姓的勞動成果。這也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面對這種情況,清政府非但沒有做出有力的措施,甚至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并且,日本還點名要求李鴻章談判。已經無力回天的李鴻章雖然氣憤,但是不得不簽訂《中日友好條約》。
此次簽訂的條約表面看互惠互利,實際上彰顯日本不小的野心。李鴻章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便告誡后人:若想中國沒后患,必須滅其國。此時的他還想憑借現有條件再次拼搏一把,奈何西方列強的入侵分散了李鴻章的注意力。等到1895年,日本利用中國的資源飛速發展,再次逼迫中國簽訂了《馬關條約》,這也徹底暴露了日本的野心。
04結語
身為后人,我們自然無法評判李鴻章的對錯。他雖然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但也是無奈之舉。李鴻章也曾為中國的發展,組織了自強運動。只是,清政府的無能和國家的衰亡致使他無能為力。如今的我們,生活在先輩創造的盛世之中,應當更加努力學習,避免再次發生清朝末年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