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更喜歡哪首古詩?可以直接將之寫在評論區里。
書河上亭壁
寇準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
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夏日
寇準
離心杳杳思遲遲,深院無人柳自垂。
日暮長廊聞燕語,輕寒微雨麥秋時。
村行
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宿漁家
郭震
幾代生涯傍海涯,兩三間屋蓋蘆花。
燈前笑說歸來夜,明月隨船送到家。
山園小梅·其一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宿洞霄宮
林逋
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
碧澗流紅葉,青林點白云。
涼陰一鳥下,落日亂蟬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
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林逋
底處憑闌思眇然,孤山塔后閣西偏。
陰沉畫軸林間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遲留更愛吾廬近,只待重來看雪天。

江上漁者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無題
晏殊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瑟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九華山
潘閬
將齊華岳猶多六,若并巫山又欠三。
好是雨余江上望,白云堆里潑濃藍。

書端州郡齋壁
包拯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
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東溪
梅堯臣
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船遲。
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短短蒲茸齊似翦,平平沙石凈于篩。
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

雜詩絕句十七首·其十三
梅堯臣
度水紅蜻蜓,傍人飛款款。
但知隨船輕,不知船去遠。
次韻孔憲蓬萊閣
趙抃
山巔危構傍蓬萊,水閣長風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動兩潮來。
遙思坐上游觀遠,愈覺胸中度量開。
憶我去年曾望海,杭州東向亦樓臺。
夢中作
歐陽修
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
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
淮中晚泊犢頭
蘇舜欽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初晴游滄浪亭
蘇舜欽
夜雨連明春水生,嬌云濃暖弄微晴。
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
望太湖
蘇舜欽
杳杳波濤閱古今,四無邊際莫知深。
潤通曉月為清露,氣入霜天作暝陰。
笠澤鱸肥人膾玉,洞庭柑熟客分金。
風煙觸目相招引,聊為停橈一楚吟。

太湖一隅丨感謝關注
鄉思
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插花吟
邵雍
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經兩世太平日,眼見四朝全盛時。
況復筋骸粗康健,那堪時節更芳菲?
酒涵花影紅光滿,爭忍花前不醉歸?
居洛初夏作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唯有葵花向日傾。
微雨登城
劉敞
雨映寒空半有無,重樓閑上倚城隅。
淺深山色高低樹,一片江南水墨圖。

城南
曾鞏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詠柳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田家
鄭獬
數畝低田流水渾,一樹高花明遠村。
云陰拂暑風光好,卻將微雨送黃昏。
新晴
劉攽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馀。
惟有南風舊相識,偷閑門戶又翻書。
追和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其二
郭祥正
高臺不見鳳凰游,望望青天入海流。
舞罷翠娥同去國,戰殘白骨尚盈丘。
風搖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換故洲。
結綺臨春無覓處,年年芳草向人愁。
遙碧亭
楊杰
幽鳥無心去又還,迢迢湖水出東關。
暮云留戀不飛動,添得一重山外山。
和子由澠池懷舊
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曉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萋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贈劉景文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納涼
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晚起
饒節
月落庵前夢未回,松間無限鳥聲催。
莫言春色無人賞,野菜花開蝶也來。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煙村
葉紹翁
隱隱煙村聞犬吠,欲尋尋不見人家。
只於橋斷溪回處,流出碧桃三數花。
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春色丨感謝關注
示長安君
王安石
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
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
欲問后期何日是,寄書應見雁南征。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陰一半開,曉云含雨卻低回。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夜直
王安石
金爐香燼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干。
即事
王安石
徑暖草如積,山晴花更繁。
縱橫一川水,高下數家村。
靜憩雞鳴午,荒尋犬吠昏。
歸來向人說,疑是武陵源。
鐘山即事
王安石
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其一
王安石
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舟過安仁
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初秋行圃
楊萬里
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
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荷花丨感謝關注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沈園二首·其一
陸游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秋懷
陸游
園丁傍架摘黃瓜,村女沿籬采碧花。
城市尚余三伏熱,秋光先到野人家。
鄉村四月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山雨
翁卷
一夜滿林星月白,亦無云氣亦無雷。
平明忽見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來。
四時田園雜興二首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觀書有感其一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
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
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采藥徑
趙師秀
十載仙家采藥心,春風過了得幽尋。
如今縱有相逢處,不是桃花是綠陰。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除夜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三衢道中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登快閣
黃庭堅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春游湖
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絕句四首·其四
陳師道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楓橋三絕·其一
孫覿
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
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鐘。
楓橋丨感謝關注
過杭州故宮·其二
謝翱
紫云樓閣燕流霞,今日凄涼佛子家。
殘照下山花霧散,萬年枝上掛袈裟。
湖州歌·其六
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夕陽一片寒鴉外,目斷東南四百州。
江村晚眺
戴復古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