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前4大姓氏分別是李姓、王姓、張姓與劉姓,人口總數都超過了7000萬。其中,李姓與王姓的人口數更是超過了1億。排行第三的張姓,總人口也超過了9500萬。在我國歷史上能夠進入二十四史的正統王朝,沒有一個皇帝姓張。

八米高的張姓始祖揮公漢白玉雕像
不過,張姓在我國歷史非常的尊貴,傳說中的玉皇大帝就姓張。關于張姓的出現君王少的問題,小編給大家總結以下幾條原因。第一,張姓源于姬姓,這樣一算,周朝的君王都與張姓有關;第二,張姓主要聚集在山東、河南地區,歷來就不是出君王的地區;第三,張氏不出君王,卻出現過很多影響歷史走向的大人物。

第一,張姓源于姬姓,周朝的君王與張姓有關。
在先秦時代,底層民眾沒有姓氏,只有名字。而先秦時代以前的貴族,不僅僅有名字,還有姓氏。重要的是,姓與氏是分開的。例如,秦始皇是贏姓趙氏,當時對他的稱呼應該是趙政,而不是嬴政。氏代表著同一個始祖,姓一般是以家族創造者的封地或職位。
以張姓為例,他們其中一支的遠祖是晉國大夫解張,字張侯。解張是周朝王室的姬姓后代,解張的后代以張為姓。這么一推算,很大一部分張姓都是姬氏后代。如此一來,張姓遠祖中也出現過君王,那就是周朝800年中的36個君王不都是張姓的祖先嗎?除了周朝的君王以外,張軌在五胡十六國期間,曾經建立西涼國。

第二,張姓主要聚集在山東與河南,歷史上就不是出帝王的區域。
張姓主要集中在河南、山東與河北地區,占到了張姓總人口的30%以上。在宋朝以前,我國還是一個豪族社會,多數帝王能夠奪取天下,還需要家族的力量。即使是號稱平民帝王的劉邦,他的家族子弟與妻族呂氏子弟,也都出了大力。
河南、河北與山東地區,都是我國古代的核心區域。特別是河南地區,又被稱之為中原地區。但縱觀歷史,不論是東部的山東,北面的河北,還是中部河南,都很少出帝王。參考一下秦國滅六國的歷史,在宋朝以前,多數都是崛起于西部的勢力最終統一整個中國。所以,山東與河南都不是出君王的省份。再加上,張氏歷史上并沒有形成過大的家族勢力,也是導致其出君王少的原因。

第三,張姓出過很多歷史大人物。
有沒有出過君王并不是評價一家姓氏對歷史、國家做出貢獻的標準,張姓沒有過君王,都是出國很大大人物。西漢時期的張良,那是人盡皆知的歷史人物。近代以來,張之洞、張學良、張藝謀、張國榮,不都是張姓的杰出子弟嗎?
當然,民間有一種說法就是,玉皇大帝與閻王都是張姓,或許是為了平衡,人間就不允許張姓的存在了,當然,這只是一種戲言了。你認為張姓沒有出過太多君王,還有沒有其他原因?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