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狠狠综合_欧美自拍偷拍一区二区_欧美亚州综合_成人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小视频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文苑雜談
文苑雜談
推薦信息
Recommend
熱門信息
Hot

“得來全不費工夫”得來的到底是什么?上學時很多老師不愿意細講

發布日期:2022-9-28 9:08:49 訪問次數:840

讀多了古詩詞,大家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有些詩,我們平時只知其中的一兩句,其它幾句則完全被忽視了。誠然,大多數情況下這是因為我們自己懶,只愿背千古名句,不愿背全詩。但大家別忘了還有一種情況:有些名句的上下句是上學時老師刻意不細講的。


舉個例子,俗語“人生七十古來稀”家喻戶曉,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實它出自杜甫的《曲江二首》。很多家長和老師之所以一般只說這一句,很少對孩子說起上一句,是因為上一句是“酒債尋常行處有”。這是杜甫在落魄消沉時所寫,這上一句顯然不適合孩子讀。

無獨有偶,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個這樣的例子。有一個大家很熟悉的俗語,叫做“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14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就是說一件很重要的東西,平時一直苦苦追尋,卻尋不到,有一天卻在無意中得到了。現在這個俗語大家平時經常用,但是很多人卻并不知道原詩中得到的這件很重要的東西是什么?其實上學時老師對此也不愿意細講,這又是為何?

其實這句俗語出自一首南宋的七言絕句,詩的作者叫夏元鼎,我們來看看全詩:

《絕句》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愚。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關于這首七言絕句的來歷,我們要先了解作者夏元鼎。夏元鼎生大概在宋嘉泰年間在世,他本是個才子,也曾入仕為官,可是不知為何一直都對尋仙和求金丹之事頗感興趣,最后竟為此棄官了。若真是求取正道,倒也沒事。關鍵是他自稱受過仙人指授,號稱自己是真人,平日經常學一些陰符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是好是壞,現代人都明白。

而這首七絕,就是寫于他尋仙問道期間,當時他把這詩題寫在墻壁上。其實詩的意思很直接,也很簡單:我親自到崆峒山訪道,來到了湘湖邊,這時我才發現平時看那么多詩書文卷,只會讓我越看越笨。現在我來到這里才明白,原來我踏破鐵鞋也尋找不到的東西,在這里卻不費工夫就得到了。

因為后兩句詩寫得很有水平,所以后世很多人教育牛人們,便把它美化了一下。他們把詩人苦苦追尋的東西解釋為寫詩的靈感,所以首詩也就成了一首勸學篇。勸大家不能只讀書,還要行萬里路,要在實踐中找到真理。這種說法真的對嗎?


顯然這是站不住腳的。首句詩人就已經很明確了,他到的地方是道法圣地崆峒山,去那里怎么可能是求普通學問呢?而且人家次句也講得很清楚了,“萬卷詩書看轉愚”他就是直接說書詩會讓人越讀越笨,從字面意思來解釋也更符合詩人的為求道而棄官的作風,所以詩人苦心求的就是道法。這一點,與陸游的名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是有本質區別的。

了解了這些,我們就會明白,為何當年上學時很多老師不愿意提到它的上一句。因為這樣夏元鼎棄詩書求道的觀念,確實并不是很適合學生們去學。

說到這,我們就不得不認真思考另一個問題,求仙問道的詩作,學生朋友們是否應該讀?在千年文壇中,求仙問道詩是非常多的,不只是夏元鼎這樣的小文人,李白、杜甫都有這樣的詩作。特別是李白,平生的1000首詩作中,有不少這類的詩作,而且其中還不乏經典之作,這些詩作目前很少被各類教材收錄。其實對于這一點,筆者認為遇上特別經典的作品,收錄進教材也沒有關系。只是老師們在講解時,應該從正面引導。對于這個問題,大家怎么看?
二維碼
微信

微信號:fdl867201610

QQ
電話
400 106 2866
郵件
867201610@qq.com
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