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根據歷史專家們通過對考古文物的研究,經過推算,有五千年之久。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傳承是源遠流長的。
那些關于遠古時代的傳說,都是古人用自己獨特的智慧,通過講述故事的方式,來述說天地萬物和人類的起源。

中國的文明史準確來說要從第一朝代——夏朝算起。但是因為年代過于久遠,關于夏朝的歷史文物幾乎難以發掘到,導致西方一些學者對于中國的夏朝存在與否,產生了質疑。
隨著一件在香港拍賣回來的戰國文物中的甲骨文,被清華大學的教授破譯,飽受質疑同時也困擾考古學者很久的大謎團被揭開。

甲骨文的揭秘,也解釋了為什么很難找到關于夏朝的相關記載與證據。
01開端
大禹治水的故事都不陌生,世間還一直流傳著關于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地傳說,來贊揚那些兢兢業業、大公無私的人。
夏朝的建立就與故事中的主人公——大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大禹的父親,鯀一生致力于治理水患,他一直堅信“水來土掩”的辦法是最有效的。

但是事實證明,堵塞的辦法不能解決根本的水患問題,黃河水道依然備受煎熬,當時的首領舜一怒之下,罷免了鯀。于是大禹的父親宣告“退休”,由大禹正式接管河道治理問題。
大禹摒棄了父親“堵塞水道”的傳統觀念和方式,根據黃河地勢、水流的特點,因勢利導,將黃河水疏通到河岸兩旁開墾的田地中。
這種疏導的方式,既解決了困擾已久的水患問題,也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水資源,順勢而為,不辜負大自然的饋贈。

大禹的這個充滿智慧的舉動,為自己部落和周邊部落的成員都帶來了極大的利益,生活趨于安穩,于是人類開始萌生一個要有大統領的的想法。
這種想法一旦發芽,就會很快地茁壯成長。很快大禹就被推上了歷史舞臺的至高點,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君主。
02發展
夏朝是處于新石器時代的晚期和青銅時代的早期,大概持續了幾百年的時間。也是從夏朝開始,中國歷史從原始部落社會初步發展到奴隸社會。
通過大禹成功治水的過程,各個參與到其中的部落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眾望所歸之下,大禹建立夏朝,初步形成統一的局面。

堯、舜時期首領都采用的是“禪讓制”,即推舉有才能的人接任下一代首領之職。但是到了夏朝,禹改變了這一制度,改為“世襲制”。
從此中國歷史開啟了新篇章,雖然朝代更迭,但是家族世襲制度卻一直被傳承,一直到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1911年正式宣布退位,在中國沿用幾千年的“世襲制”才退出歷史舞臺。

夏朝的建立與幾百年的延續,極大促進了中國文明的發展,加強了各個部落之間的聯系與互通,社會文明初現規模。
03沒落
大禹之后的幾任君主勵精圖治,勤勤懇懇治理國家。但是當夏桀繼位之后,夏朝的沒落之像已經難以收場。
孔武有力的夏桀,一心只想征服其他部落,但是勇猛之下暴露的是人性的殘暴。以武力方式打壓周邊部落,對群眾不加以安撫,終是“失民心”。

夏桀的殘酷,招致其他部落的嚴重不滿,甚至朝廷內的官員也是怨聲載道,最終商湯取而代以,一代王朝沒落。
04“三千年”?
一個存在了幾百年的朝代,經歷了興衰成敗,如今因為年代過于久遠,能夠留存于世或者被發掘到的資料甚少,竟然就要被一些西方學者全盤否定,認為中華文明五千年虛有其名。
商朝和周朝都能夠有大量的歷史資料與證據來證明曾經真實存在,但是夏朝卻一直都找不到有力的證據。

夏朝存在的時代,還是石器時代,受到地理位置環境的影響,以及技術的限制,即使古人留下一些證據,也可能因為多年的動蕩、變遷而被損壞。
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有關于夏朝的大篇幅記載。但是礙于傳記也會存在偏頗或者不實之處,苦于沒有充分的資料作為佐證。
夏商文明的歷史考古學家,致力于發掘更多關于夏朝的蛛絲馬跡。年過古稀的考古學者不畏艱險,在河南、山西一帶尋找關于夏朝的遺址。

皇天不負苦心人,華夏文明有根有源,他們找到了二十多處遺址,其中二里頭遺址作為最重要的一處,被證實是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遺址。
但即使這樣,因為沒有其他文字資料的記載,質疑的聲音依然不斷。證實夏朝的真實存在就成了考古學者的一個大難題。
05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們開始把希望寄托在商代出土的一些文物身上,作為承接夏朝的朝代,歷史文字中也許會有記載。

在一次拍賣會上,拍得一份戰國時期的竹簡,一位清華教授視若瑰寶,認為能從竹簡的甲骨文中翻譯出些許的重要信息。
甲骨文是早期文明形成的文字記錄,具有自己的時代特征,但是完全不同于后期形成的歷史文字體系。所以要翻譯甲骨文是一項十分巨大且難度系數很高的工程。
但是靠著一股上下求索的不服輸精神,依靠現代科技和編碼專家、甲骨文研究學者的全力配合,這份竹簡上的文字逐漸被破譯。

文字記載中雖然沒有提到夏朝,但多次反復提及西邑。經過專家們小心謹慎地反復推敲,一致認為這個西邑是存在于商朝西部的一個小國家。
在《尹誥》中有這么一句話:“尹念天之敗西邑夏……自西翦西邑,戡其有夏。”在這段文字記錄中,也提到了西邑夏這個名字。
寥寥數字,簡短卻是擲地有聲,實實在在證明了夏朝的存在,只不過可能是以西邑這個名字來代替夏朝。
06結語
夏朝的存在,上承接三皇五帝的遠古時代,下啟商周的奴隸時代,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們一直努力證明夏朝的存在,只是為了消除那些質疑的聲音。中華民族從未斷絕的文明火種,不容置疑,文明也永遠不會斷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