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真正的智慧,其實不是什么富貴發達之道,而是懂得如何做人。所謂:欲做事,必先會做人。倘若連人都做不好,他做出來的事,豈能根基牢靠?

話說,寵信禪師是一位得道的高僧,不但精通佛法,更對人情世故了若指掌。因為崇信禪師從來不喜歡枯坐寺內享受香火,而是經常云游四方。
這天,崇信禪師來到了一戶人家借宿。戶主家很富裕,是遠近聞名的富戶,顯然也是位禮佛的人,對崇信禪師格外尊重和親近。崇信禪師眼見如此,也只得答應多住上兩日。

事也湊巧,轉過天來,一位狀如乞丐的人,因餓倒在戶主家門口,便被戶主救下了。崇信禪師大為感動,自然也去幫忙照料。當天下午,那位乞丐便有了精神。于是崇信禪師便坐在他身邊,跟他閑聊。
這一閑聊,頓時讓崇信禪師大感意外,此人竟然還是位腹藏詩書的讀書人。話題自然就聊到了,乞丐身世上。意思很簡單:你這么有才華,咋落到了這種凄慘地步?因為就算在街上替人代寫書信啥的,也不至于如此吧?

哪料乞丐卻變了臉,道:“想我也曾聞名鄉內,只可惜遭了嫉,被一外鄉書生嘲弄,卻沒人助我,只得輸掉了家業。后我在臨縣一草屋內發奮讀書,卻又來了位老儒,跟我談經論道一番后甩手就走。后來才得知,這老儒竟然是本地縣令,因辯不過我惱羞成怒,我想他必會報復與我!故而不得不流落至此,天理昭昭,怎一個苦字了得……”
崇信禪師禪師靜靜聽著,不再多說一個字了。就這樣,當晚崇信禪師便找到戶主說:“我有一句,還請細聽,今日你救助那個乞丐,一定要盡快打發他走,且期間必要禮數周到。否則,我擔心他日后報復你家,切記,切記。”

還真讓崇信禪師說對了,果然沒幾年這位乞丐,竟然攀附上了朝中的一位高官而發跡。凡是曾經傷害過他的人,無不遭到了歹毒報復。唯這位戶主家,因聽了崇信禪師之言,逃過了此劫。
這是為何?原因很簡單!所謂言為心聲,從乞丐對崇信禪師的那番話里,就能判斷出此人最大的特征就是:自尊心太強,以至于達到了一種“病態”。

故而他必是爭強好勝,什么事都要壓對方一頭。以至于根本不分辨,那位縣令為何喬裝前去會他?這里面其實是有“面試”的意思!而鄉親們為何不幫他?還不是因他不會做人!
可當他自己搞砸了一切后,卻還把污水扣在縣令和外鄉書生頭上。言稱,人家要破壞他等。可想而知,戶主此番救他性命,也必會是這種套路,搞不好善良的戶主,也就成了他的仇人了。

所以,對自尊心過強,容不得自己有一點失敗的人,最好敬而遠之。這種人的人生,容易走極端,一旦機緣巧合他發了跡,哪怕你是好心,但當初只要得罪他一點,也保不齊會招來報復,可謂容易致禍。
做人,是學問,做事,是修為。故而才說:欲做事,必先會做人。無論對誰,其實都是條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