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23-2-8 11:56:47 訪問次數:793
在現如今大部分人的觀念里,死亡意味著生命的結束。而在古代大部分的人卻認為,死亡是人生命形態的另外一種變化,他們相信靈魂相信來生。
因此會把生前很多重要的東西帶到陵墓之中,尤其是在我國漢朝時期,更是以“厚葬”聞名,這樣導致了漢墓遭到了盜墓賊的特別對待,能夠完整保存下來的漢墓已經不多了。
雖然漢墓已經“十室九空”了,但是每一次漢墓的出土,往往都能有巨大的收獲。比如說2011年發現的海昏侯墓,便發掘除了1萬余件(套)珍貴文物,包括了各種黃金、玉器、銅器等等,被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除此之外還有,長沙馬王堆漢墓,更是在 2016年6月被評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漢朝的強盛從這些出入的文物便可見一斑了,在眾多的漢墓文物中,有兩本失傳千年古籍的出土更是改寫了世界歷史。
第一本:《引書》
1984年湖北江陵(今荊州市)張家山一處漢墓中出土了一批漢代的竹簡,專家經過拼接,這部失傳了千年的重要醫學著作《引書》終于再次問世。
《引書》所載導引術與馬王堆帛畫《導引圖》有些類似,不過因為馬王堆帛書殘損太多,無法通讀。而張家山漢墓出土的《引書》卻字跡清晰,因此被當作了原典。
《引書》一共3235字,大約是在公元前186年抄寫在113枚竹簡上的,內容由三部分組成是一部專門記載道家導引與養生的著作。整部《引書》可以說是漢初之前,對于醫療導引術的一次總結。不僅內容豐富,而非常的先進,比如說《引書》記載中關于下頜關節脫位整復術和叩齒術,就要早于原本晉代葛洪所記錄的四五百年時間,對于研究漢以前的導引術提供了珍貴的材料。
第二本:《算數書》
和《引書》一樣,《算數書》也是同一年在江陵縣張家山發現的。而《算數書》的發現意義要更加的重大,因為《算數書》的出現將中國數學歷史起源推進了數百年,比《九章算術》還要早了近兩百年。
從內容上來看,全書總共約七千多個字,從大體上來看是由問、答、術三部分組成的,然后分為60多個小標題。在很多概念和術語上和《九章算術》倒有些類似,因此《九章算術》極有可能繼承了一部分《算數書》里面的內容。
而《算數書》所處的時代,彭浩先生認為應該是最遲不會晚過秦代,甚至可能是戰國時期。全書由200支竹簡組成,其中有185支是完整的,其余了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損,而他的意義是不僅在于學術上,更是在于歷史上的。因為《算數書》是世界上最早的數學典籍之一,這足以令所有炎黃子孫感到自豪,這也難怪外國專家更是直呼:這不可能!
《引書》和《算數書》分別推進了醫學史和數學史,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不知道漢墓將來還會給人們帶來多少的驚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