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23-3-1 14:46:09 訪問次數:1143
對于“故宮”想必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可以說是全國最為著名的景點之一了。故宮的前身即是紫禁城,始建于公元1406年,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家住所。也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木質建筑宮殿。無數人前往故宮便是為了一睹這座皇家院落的真實面貌,然而大部分人看的卻都是“假故宮”。因為很多地方都是通過現代科技手段修復的。真正未開放的才是故宮最原本的樣子。
養心殿
養心殿是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位于內廷乾清宮西側。如果有看清宮劇的就知道,這是皇帝經常住的地方。很多時候便作為皇帝的寢宮存在,清代便有8位皇帝先后居住在養心殿中。雖然在影視劇中,我們所看到的養心殿都是富麗堂皇。端莊嚴肅,但實際上的差別卻很大。
養心殿南北長約63米,東西寬約80米,占地5000平方米。2016年故宮博物院翔表示,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共需2.2億元。后來經過了多方的籌款才將維修經費湊齊,并于2018年9月3日正式啟動對養心殿的修繕。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是看不到養心殿的真實面貌的。
慈寧宮
慈寧宮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年),在明朝慈寧宮主要卻為前代的皇妃的居住場所。到了清朝之后,慈寧宮便又迎來了它的興盛時期。很多皇后都在此處居住過。比如說親手輔佐和培養了順治、康熙兩代皇帝的孝莊文皇后。還有一生享盡了榮華富貴的孝圣憲皇后。
慈寧宮主要是為太后舉行重大典禮的殿堂,特別是太后壽辰時,皇帝親自率眾在此行禮。作為重要的宮殿,慈寧宮在乾隆年間的時候重修過,并進行了一些改動,然而如今已經十分的破敗了。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修繕才對外開放的。
傳心殿
傳心殿位于紫禁城東南隅的在文華殿東側。整個院落南北長100米,東西寬25米,占地2500平方米。是皇帝御經筵前行“祭告禮”的地方,“經筵”既是專為皇帝研讀經史開設的講席。殿正中設皇師伏羲、神農軒轅位,還有帝師陶唐、有虞位,王師禹、湯、文武位等。傳心殿還有一口井名叫“大庖井”井水甘甜可口,至今都沒有干枯,已經是傳心殿的一個標志了。
冷宮
大家最為好奇的一定是所謂的“冷宮”了吧?冷宮即為皇宮中君主安置失寵的后妃或皇子的地方,如同現代人將不常用的東西放到倉庫里保存一般。
實際上根據相關的史料記載,在紫禁城中并無任何一處宮殿被冠以“冷宮”的牌匾。所以冷宮并不是宮殿的稱呼,而是指一些安置受寵的宮中女子的地方。這些地方往往都十分的破敗,和宮中富麗堂皇的宮殿想必自然是相差甚遠。
這些地方之所以不對外開放,一個是因為這些冷宮都選在極為偏僻地方,常年加之清朝衰落之后,便一直未整修所以很多“冷宮”也便一直荒廢在那里了。紫禁城的冷宮雖然已經破敗,但是民間還流傳著無數關于冷宮的傳說,而身外局外人的我們卻連看一下遺跡都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