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23-5-25 8:01:31 訪問次數:1167
作者:燕歸來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曾國藩:遇事第一反應,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人生在世,有可為時,亦有不可為時。
凡事可為的時,無法窺探其格局。
一個人格局的大小,往往體現在他遇事的第一反應里。
01
遇急事,要“穩”
曾國藩常將這一句話掛在嘴邊:
“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
人生路上,大事小事,好事壞事,世事無常。誰也無法預測下一秒自己在哪里登場。
遇上急事,定下心,穩一穩,就是最正確的反應。
王陽明曾領著弟子在江邊夜行。
弟子問他什么才是人生的修行。
王陽明舉起一抨燭火前行,他指著火光照亮的地方說:“這就是修行”。
弟子見狀不明所以。
王陽明解釋道:所遇之處,皆是光明。修行不在于形,而在于內心的指引。
內心的力量是命運中最持續的行動力,保持內心的平穩,循序漸進地走,順其自然的活,才能平穩享通的完成人生修行。
02
遇難事,要“變”
相對比那些天資聰穎,最終成為大人物的人相比,曾國藩的經歷更貼近我們普通人。
縱觀曾國藩的一生,就是一個平凡人的“蛻變史”。
而幫助他從“笨人走向圣人”的秘訣有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他懂得“變通”。
曾國藩還是個小官員的時候,他同鄉有個親戚找到他,跟他訴苦家中良田被占,被官紳欺負的經過。希望曾國藩為他撐腰。
曾國藩只交給他一把扇子,讓他回到鄉里將扇子呈給當地的官員。
老鄉雖然不理解,但還是照做了。沒想到當地的官員一改先前的態度,認真的處理了欺負鄉人的惡霸。
原來曾國藩給折扇上有兩廣總督的題字,官員以為鄉人跟總督有關系,所以就認真查辦了起來。
曾國藩用一把折扇化解了矛盾,他在這件事上就運用了 “借勢變通”的辦法。
很多時候,當你身處在一個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當中,你可以學習曾國藩的辦法借助他人的勢力、人脈、資源來解決問題,化解矛盾。
03
遇爛事,要“躲”
王陽明曾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我們時常感到焦慮,就是因為難破“心中賊”,放不下心中的憂慮。
其實,這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遇到解決不了的麻煩,糾纏不清的爛事,學會繞道,就是人生的正道。
曾國藩這一生識人無數,但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曾國藩有個表弟,他也想像曾國藩一樣出人頭地,但一直苦于沒有門路。
于是經常找曾國藩幫忙。
曾國藩礙于親戚關系沒有拒絕,可他卻發現這個表弟是典型的“爛泥扶不上墻”,不管曾國藩用什么法子都無法幫到他。
后來,曾國藩索性給他一筆錢財,讓他自由發展。并且再也不接收他任何書信往來。
在生活里,總會碰見“表弟”這樣的人物——總愛給人惹麻煩的“自己人”。
許多人礙于情面,總是選擇一忍再忍,一幫再幫。
可對方就像個無底洞,無論怎么填都填不上,怎么幫都幫不好。
這種時候,就要學會及時止損,適時抽身。
當你學會放下這“抹不開”的情面,放開糾纏不清的心。
你會發現,原來,這些麻煩事都不過是人生中的一粒塵埃,心若澄明,萬事猶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