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21-3-8 13:19:24 訪問次數:1098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其中,有哪些內容涉及人社工作?
帶你一睹為快
2020年工作回顧
在“六穩”工作基礎上,明確提出“六保”任務,特別是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以保促穩、穩中求進
實施階段性大規模減稅降費,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超過2.6萬億元,其中減免社保費1.7萬億元
對大企業復工復產加強“點對點”服務
各地加大穩崗擴崗激勵力度,企業和員工共同克服困難
多渠道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動就業
新增市場主體恢復快速增長,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
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降到5.2%
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在巨大沖擊下能夠保持就業大局穩定,尤為難能可貴
大幅度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
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幫助返鄉貧困勞動力再就業,努力穩住務工收入
保障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實現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
“十三五”時期發展成就
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000萬人
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十四五”時期
主要目標任務
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擴大就業容量
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基本同步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5%
今年發展
主要預期目標
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
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
就業優先政策要繼續強化、聚力增效
著力穩定現有崗位,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繼續給予必要的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
繼續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擴大失業保險返還等階段性穩崗政策惠及范圍,延長以工代訓政策實施期限
拓寬市場化就業渠道,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推動降低就業門檻,動態優化國家職業資格目錄,降低或取消部分準入類職業資格考試工作年限要求
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加快推進職業傷害保障試點
繼續對靈活就業人員給予社保補貼,推動放開在就業地參加社會保險的戶籍限制
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完善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等困難人員就業幫扶政策,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
拓寬職業技能培訓資金使用范圍,開展大規模、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完成職業技能提升和高職擴招三年行動目標,建設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實施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工程
運用就業專項補助等資金,支持各類勞動力市場、人才市場、零工市場建設,廣開就業門路,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創造更多公平就業機會
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加大技能培訓力度,發展壯大脫貧地區產業,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分層分類加強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扎實推進農村改革和鄉村建設
保障農民工工資及時足額支付
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壯大縣域經濟,拓寬農民就業渠道
加強基本民生保障
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
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完善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
繼續實施失業保險保障擴圍政策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現場實錄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