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21-4-19 12:51:41 訪問次數:1286
“職業培訓券來啦!”
——全國職業培訓券試點工作綜述
2020年的那一場疫情,讓福建省龍巖市兆明至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全國很多企業一樣,被迫按下了暫停鍵。
“然而,等到復工復產,又發現機械等專業的一線的技能人才全面告急。”兆明至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就在企業面臨再次停工停產的高危風險時,人社部推出的職業培訓券來了。
點擊技能中國|關注我們
“職業培訓券來了!”龍巖市兆明至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領導頓感柳暗花明。
“一方面,職業培訓券解決了企業新招員工崗前培訓的費用問題,另一方面,職業培訓券又解決了企業在后疫情時代的招工難題。”
說起職業培訓券,龍巖市永定工業園區、廈龍合作區、武平工業園區、龍巖經開區(高新區)的很多企業負責人都充滿了感激之情。
在龍巖技師學院第二校區,福建省龍巖市建成了全省首個職業技能提升中心。
在這里,龍巖工業園區的一位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是人社部門給企業的一個人才“充電樁”;職業培訓券,是人社部門勞動者的一張技能充電卡。
在這里,680名機械類、電氣類、汽車類、服務類的技工院校畢業生,一大批企業的新招技能人才,完成了相關技能的崗前培訓。
在疫情期間,職業培訓券幫助更多企業度過了高危風險期,然而,龍巖市只是全國推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成功實施職業技能培訓券試點的一個縮影。
“職業培訓券來啦!” 以電子社保卡為載體發放職業培訓券,截至3月31日,全國職業培訓券階段性試點工作有14個省、60個地市職業培訓券已完成上線對接,山西、廣西、天津、上海、重慶實現了全省所有地市上線。
今年上半年,試點將擴大到31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55個地市。到2021年年底,將覆蓋所有地市。
“職業培訓券來了!”統計數據顯示,各地發券用券總量逐月加速上升,累計發券175.67萬張,用券8.43萬張,涉及上線渠道171個,培訓機構1448個。
01
“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時代
About the Promotion of vocational skills
2019年,國務院部署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明確3年5000萬的行動目標,要求實施補貼性培訓實名制信息管理,探索建立勞動者職業培訓電子檔案,實現培訓評價信息與就業社保信息聯通共享,提供培訓就業一體化服務。
然而,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是一次挑戰,也是讓睿智的職業能力建設戰線成功實現工作模式轉型的一次契機。
在全國職業培訓券現場觀摩會的座談會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社廳二級巡視員楊春華介紹說,2020年7月15日,全國首張職業技能培訓券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正式發放,廣西財經學院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應屆畢業生陳美瑩和其他5名高校、技工院校學子一道,成為全國首批領取職業技能培訓券的幸運兒。
“職業培訓券來了!”星星之火,開始形成燎原之勢。山西省人社廳二級巡視員張永東說,深入推進“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基礎性戰略工程。2020年,山西省以抵用券形式發券24.3萬張;2021年,山西全面推行職業培訓券。
今年3月底,山西省又以面值券形式發券100萬張,總價值10億元,形成了覆蓋全培訓類型、全培訓工種,職業培訓與技能評價相結合,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相結合的規范性用券新模式。
“職業培訓券來了!”各級職業能力建設部門開始打破“機構找人”的傳統培訓模式,形成“人選機構”,培訓機構良性競爭的培訓市場格局。
四川省人社廳副廳長王勇說,截至目前,成都、樂山、眉山、內江、資陽5個試點城市共計發券2.3萬余張,領券2.2萬余張,參與的承訓機構共66家,職業培訓券實現了從發放到核銷的全流程閉環,開放式應用模式基本形成。
“職業培訓券來了!”目前,人社部的平臺已打通參訓人、培訓機構、人社經辦機構的完整閉環。
新型的“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模式不僅包含了職業培訓券的制券、發券、領券、用券、核券、培訓打卡簽到等基礎支撐能力,而且還具有支持各地現有補貼資金核撥業務,深入推進培訓項目檢索及報名、培訓評價、培訓證書查詢、就業崗位查詢及推介等功能。
02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About the Promotion of vocational skills
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走進大同坊城新村技能培訓服務站。在村民白高山家,習近平總書記說,共產黨是一心一意為人民謀利益的,是給貧困群眾教技術的。
山西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習總書記兩次考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圍繞“人人持證、技能社會”目標,連續3年把“培訓百萬勞動者”列入政府民生實事工程。
“職業培訓券來了!”各級職業能力建設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創新推動職業培訓券的過程中,提升人社服務水平。
山西省人社部門依托職業培訓券,在“民生山西”APP上開發技能培訓服務專區,在培訓對象領券的基礎上,增加培訓機構和培訓專業查詢服務,方便群眾自主選擇培訓機構、項目、課程,切實推動培訓模式轉變。
在培訓資格的認定方面,山西省共享社保、就業和培訓實名制系統等人社業務系統數據,通過后臺比對自動判斷培訓對象是否具有培訓資格,避免培訓對象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切實為培訓對象提供便利。
“職業培訓券來了!”各級職業能力建設部門創造性的推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吉林、福建、河南、四川、西藏將職業培訓券用于各類培訓,廣西、天津用于高校畢業生培訓,上海用于社會化職業技能培訓,山東淄博用于“新型學徒制”、“金藍領”技師培訓,山東青島用于工業互聯網培訓,廣東深圳用于公益性技能培訓,重慶用于網絡創業培訓。
“職業培訓券來了!”福建省通過職業培訓券,使勞動者免墊付培訓費用,并實現自主選擇培訓項目和培訓機構,逐步實現從“培訓找人”到“人選培訓”,提升培訓的針對性。
福建省人社廳副廳長洪長春說,在推動試點過程中,福建省各級職業能力建設部門始終圍繞培訓市場需求,兼顧便民與惠企,深入試點機構和企業,采用“線上服務+駐點服務”機制,穩步推進業務落地。
實現從“無面值的抵用券”到“有面值的面值券”,再到“定向券+面值券” “通用券+面值券”模式升級,福建省進一步豐富培訓種類和職業培訓券使用場景。
減少培訓機構線下申報材料,實現全流程線上服務,福建省將繁雜的培訓開展及審批過程簡化、信息化,讓審批更高效,激發培訓市場動力。
一招鮮,吃遍天。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和職業培訓券,一舉激發了企業和勞動者的新活力。
03
穩慎試點 確保資金安全
About the Promotion of Vocational Skills
“職業培訓券來了!”各地職業能力建設部門推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如火如荼。
山西省提出,實行“實名制、不得轉讓、以證換券、無證無價”。同時,按照“開放和封閉領券、線上和線下、有券和無券、券價值和證書相結合”原則開展試點,在3個地市試點基礎上,推進全部地市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全面應用。
從3月25日起,山西省首批公開發放100萬張、面值10億元的職業培訓券,截至目前,山西省共發券119.29萬張。
四川省積極開展全省統籌推進試點,目前已擴大到所有地市;重慶作為主動申請試點地區,1個月時間內實現全市上線。
福建省龍巖市在全國率先打通業務全流程,實現“面值券”模式,上線發券用券結算全流程。目前,已核撥近437.8萬元補貼資金,預計撥付近千萬補貼資金。
既要加快推進職業培訓券試點,又要確保資金安全。人社部給職業培訓券試點資金的安全監管劃出了紅線。
穩慎試點,精細組織,確保不出現漏洞,各地都繃緊了資金安全這根弦兒。
河南、吉林、山東通過職業培訓券的發放、領用、驗證、審核四步流程,初步形成職業培訓全過程的一體化服務與監管。
龍巖市成功發放130—1950元不等的面值券,培訓后,按照已審核通過的“面值券”面額來核撥補貼資金。
這種模式拓展了職業培訓券的使用范圍,實現了補貼資金全流程監管。洪長春表示,福建省其他試點地區也以“抵用券”模式為主,培訓后通過“抵用券”使用情況作為核撥補貼資金的依據,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虛假培訓。
福建、廣西各自聯合財政廳發文推廣,明確可通過職業培訓券結算補貼資金;天津市聯合教育部門印發推進通知;山東青島市積極探索職業培訓券信用貸支付試點。
青島市與青島銀聯和金融機構對接,在職業培訓券上附加信用資金墊支培訓費用,實現職業培訓券貨幣化。按照培訓項目補貼標準,采取短期低息信用貸款,賦予職業培訓券相應培訓資金。
同時,青島市還采取定向發券的方式,對參訓人員進行銀行信用貸預授信,在培訓報名時,通過培訓券信用資金向培訓機構支付培訓費用;培訓過程按照管理流程進行;培訓考核后,通過社保卡發放培訓補貼,償還培訓信用貸。
把鋼用在刀刃上,把錢花在裉節上。在觀摩會現場,有人說,人社部門推動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和職業培訓券,讓企業和技能勞動者都感受和體會到了職業能力建設部門一種親情式的服務。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
主編:孫興偉
上一信息:華為突然宣布,全世界都沸騰了!
下一信息:全國首家省級人才集團在山東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