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狠狠综合_欧美自拍偷拍一区二区_欧美亚州综合_成人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小视频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文苑雜談
文苑雜談
推薦信息
Recommend
熱門信息
Hot

一位市委副書記的高考經歷,看哭了無數人

發布日期:2021-6-15 9:17:34 訪問次數:1858

這是一個真實的寫照,在奮戰高考的日子里,希望可以幫到莘莘學子。

安永全,男,漢族,1945年8月生,山西省霍州市人。1961年8月參加工作,1974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本科學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高級記者。2000年9月任中共運城市委副書記。

工作經歷

1961年8月霍縣搬運公司工人;

1964年9月在山西師范學院中文系學習;

1968年12月任霍縣礦務局宣傳部干事;

1971年1月任省電臺駐臨汾記者站記者、站長;

1983年10月任鄉寧縣委副書記、縣長;

1987年7月任臨汾地委副秘書長;

1988年12月任浮山縣委書記;

1993年3月任晉城市副市長;

1995年7月任臨汾行署副專員;

2000年6月任運城地委副書記;

2000年9月任中共運城市委副書記;

2003年7月兼任中共運城市委黨校校長;

2005年4月任中共運城市政協黨組第一副書記,在政協第一屆運城市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被選舉為運城市政協主席;

2006年2月任中共運城市政協黨組書記;

2006年5月在政協第二屆運城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運城市政協主席;

2010年安永全同志當選為運城市市慈善總會第二屆理事會會長。

《我的高考》

安永全

晚來有閑,到康杰中學高三的文科班看了看。面對就要高考的同學們,或者說是倍受煎熬的孩子們,我想起了我的高考。多少年了,我羞于談這些事,也不忍想這些事,想起來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那些事真的發生過嗎?幾天來,我恍恍惚惚,神不守舍,一幕幕往事宛如發生在昨天。我終于還是按捺不住,把它寫了出來。

沒上過高中,我也要考大學

1960年我從縣初中畢業,學習成績屬于學校前五名。那一年升學并不考試,而是分配,我自然是要被分配上高中的,但我知道我家里的情況不行。當時,我家住在縣城,八口人,弟兄六人我為長。父親是售貨員,工資三十四元。母親早就對我說,上完初中就別上了,不然弟妹們就連小學也上不成,能認得錢就行了。我總是說不出話。

畢業離校的那一天,我把臉貼在縣中學的匾牌上,淚流滿面。以后,我當過小商販、小工、裝卸工,什么掙錢就干什么,什么掙錢多就干什么。那時的工作雖然很好找,但學徒工掙的錢太少,我的年齡也太小。

后來我終于找到一個固定的事,就是拉人力車,主要是從離城十里路的副食加工廠,給縣城四個副食商店送貨。活少時,就從大溝煤礦拉煤上街賣,一天大概能賺四塊多錢。那一年,我十五歲。當時縣城的東大街是一條長坡,用磚頭和碎石鋪的,坑坑洼洼,而第四副食店又在坡頂上。拉車時,我狠低著頭,伸長脖子,腰弓得幾乎貼住地面;兩手緊抓著轅桿,拼力向前,汗水常把眼睛打濕,前路一片迷茫。到最陡的地段,我簡直懷疑自己是否還長著腿,不然,怎么麻木得一點感覺都沒有呢?不管寒暑,不管風雨,我每天都要在這條長坡似的大街上展覽一兩回自己的狼狽。

一九六一年端午節,我多拉了一百斤,在東大街的最陡處,由于用力過猛,掙斷了肩上的拉繩,臉撞向地面,開了紅花。失控的平車向后驟滑,穿過路邊的人流和小攤,遇阻而翻過來,車上拉的醬油、醋和雞蛋摔得滿街亂流,驚叫聲和責罵聲混為一片。當我終于糊里糊涂地弄清楚發生了什么事的時候,承受著被撞傷的行人無情的責罵和拳打腳踢。面對著圍觀人群中憐憫的目光,看著從臉上抹下的雙手鮮血,特別是發現圍觀的人群里竟然有初中的同學,我脆弱的自尊心終于被撕碎了。窮,實在是太可怕了。因為窮,你要忍受痛苦和屈辱;因為窮,一樣的胳膊一樣的腿,人家就能上高中,你就要天天拉平車。人家上了高中就能考大學,你的青春就只能這樣被消磨。那時我雖然根本不知大學是什么樣,但在想象里,大學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大學里的人都是那么偉大高尚,前途無量,出來就能當教授、科學家、作家、將軍、省長,更別說能讓全家吃飽穿暖。大學呵,那是我從小夢寐以求的地方,為什么就和我無緣呢?

一九六一年秋天,我給澡堂送煤時,認識了高三學生謝俊杰(現臨汾文聯主席)。他說,高考招生簡章中有一句話,招生對象是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歷的社會青年。后一類對象大概就是指你這樣沒有上過高中的人。你可以考文科,文科只考語文、政治、歷史、地理和俄語,不考數理化。第三天,他拿給我一份去年的招生簡章,并告訴我教育局的人說,沒有上高中而考大學的,在全縣可是沒有先例。我驚喜異常,暗暗下決心,我要自修考大學。什么先例不先例,我為什么就不能是先例呢?我心靈的天空透出一絲亮光。

我很快就找齊了文科的全部課本,堆起來像座小山。又把家里放雜物的小房開辟成學習間。我訂了個學習計劃和時間表,早上六點起床學到八點,吃飯后去干活,下午六點再學習到黑夜十二點。除了拉車就是學習,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說,什么都不想。一本書一本書地啃,一段一段地念,一道題一道題地攻,一個詞一個詞地過。雷打不動,軍令如山,三年課程,兩年半學完。但沒多久我就發現,當初實在太意氣用事,可謂不經其事,不知其難。

最難學的是俄語。我以前根本就沒接觸過任何外語,翻開書一看——哎呀,世界上怎么還有這么古怪的字呢?我咋知道它怎么念,是什么意思呢?我越看越犯愁,越看越沮喪。好幾夜,我就對著天書般的俄語課本發愣,聽著院里的雞叫聲,看著窗外越來越亮,一籌莫展,心情壞到極點,可頂什么用呢?我越急就越感到絕望。

那一天,我在送貨的路上碰到曾經教過我化學、那時又教初中俄語的張老師,向他請教。張老師非常同情我,但又說,外語不是其它課,在家自修根本不可能。可他還是答應利用晚自習后在他家教我。然而去了幾次后,我就覺得不行。張老師家四口人,房子很小,母親臥病在床,愛人上班,孩子上學,第三次去時,他愛人臉色就很不好看,學習中間,他愛人還和她吵了起來,使我非常難堪。我已記不清我是怎樣走出張老師家的,只是覺得再也不能來了。誰想張老師半路上又追上我賠情道歉,弄得我更加尷尬。她又告訴我,初中已經開了俄語課,不如讓我上初中的弟弟在家教我(那時候霍中初中也開了俄語課),學起來方便。根據前幾年高考俄語試題的情況,初中俄語知識要占到60%的量,如果俄語能拿到四十分,其它四門課也考得特別好,補上俄語的失分,也許有達線的希望。但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這很難很難了。

以后,我就以我弟弟為俄語之師了。他現學現賣,我現買現學,雖然他水平有限,他的進度也制約了我的進度,但比以前大有改觀。每天早上外出拉車前,我在兩上胳膊上各寫五個單詞,一邊拉車一邊念,念一遍俄語,再念一遍俄譯漢。到第二天早晨再復習一遍,對了就擦掉,再換十個單詞寫上。好幾次念著念著把車撞在人身上,好幾次過往汽車幾乎撞在我身上。

其它四門課,我除了地理課輔之以劃圖的方法外,基本上都用中國最傳統的學習方法——背課文。在家學習的時候背,拉車時邊拉邊背,平時走路背,吃飯時在心里背,有時集中一門課來背,有時五門課交叉著背,沒人時大聲背,有人時小聲背,能背下去就繼續往下背,背不下去查隨身帶的書再背,新學的要十遍八遍地背,已經背過的也要反復背。背得人昏頭轉向,背得人心煩意亂,背得人腦袋好像要爆炸,嘴也快說不出話。古今中外,政史文理,內容那樣多,跨度那樣大,但要在很有限的時間內,裝進那么多東西,還要不間斷的一門一門,一層一層,一類一類,一件一件,一句一句理清楚,背下來,那種感覺,不親自經歷,決難想象。而一旦經歷,便終身難忘。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花開花落,暑來寒往。背書聲為我喚來一個又一個太陽,又把我帶入一個又一個夢鄉。

我給你磕個頭,求你給我報個名吧

一九六三年夏天。我雖然覺得自己自學的時間還短,按計劃還要學一年,學得很不扎實,很不條理,但又覺得還不是一塌糊涂,還是掌握了不少東西,特別是覺得應該體驗一下高考的滋味,摸一摸各科試題的深淺,當然又想——也許萬一僥幸會有奇跡出現。

報名遇上大麻煩。那一天,帶上居委會的介紹信和招生簡章,我戰戰兢兢地到了縣招生辦。我知道本縣高三的應屆生和復習班的往屆生都是學校統一報名的,而我這種情況只有我一個人,總擔心不會順當。進門后,我恭恭敬敬地每人叫了一聲老師,把居委會的證明雙手交給那個看起來像個領導的人說,我想報個名。誰想,他看了一眼,笑了笑,一下子就扔在地上。我站著等呀等,真不知該怎么辦。等他們打完撲克,我又低聲下氣地說了不知多少好話,還是沒人搭理我。我實在忍不住,就說:老師,我給你磕個頭,求你行行好,給我報上名,讓我試一試吧……

在報名、體檢、領上準考證后,高考前一天我就坐火車到了臨汾。我是第一次到臨汾,四處打聽才找到考場。我不敢到外面去住宿,怕睡過頭誤了考試時間,只好睡在臨汾一中的操場上。

兩天的考試,使我又生氣又悲傷。有些題就沒學過,只能看著試卷干瞪眼;有些是學得不扎實,影影綽綽地好像知道,卻答不上;有的題是時間沒掌握好,本來能答上,但還沒答完,時間就到了;特別是心理素質不強,有些題過去明明記得很牢,在考場卻怎么也想不起,越想不起就越著急,越著急就越想不起;最糟糕的是,在考我最強項的語文時,竟把作文題“當我唱起國際歌的時候”,看成“當我唱起國歌的時候”,一字之差,四十五分全丟啦!至于我費了千辛萬苦的俄語,下來和別人一對答案,最多只能得五分。唉,第一次高考就這樣收場了。

我終于站在一個新的地平線上

我吸取第一次高考失敗的教訓,為自己重新制定了學習計劃,調整了其他課的精力投放比例,只學初中外語,放棄高中外語,以達到四十分成績為目標,用90%的精力和時間是其他四科均分達到85以上,以強補弱,讓強項特強。

不就是這三十幾本書嗎?不就是這兩千多道題嗎?為了加深記憶,我做到不僅要把它們記住、背會,而且要能基本寫出來。歷史課要做到,把六本書放在一邊,拿兩本稿紙,一個世紀一個世紀,一個朝代一個朝代,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時間,統統寫出。古文要做到,一個標點符號都不差地寫出來,寫不下去就查書。

為了鍛煉思維敏捷和臨場應變能力,我將各門功課的試題,分別寫在紙條上,卷成捻子,大題是長捻子,小題是短捻子,放在五個小盆里。每次先擺好鬧鐘,抽出五道大題,二十道小題,在兩個小時做完,做完后對照課本閱卷打分。為了把握作文的時間,就自己出了各種體裁和類別的五十道作文題,隨時抽出一道,練習在50分鐘內完成。各科試題都要如此反復進行。我想盡了所有能想出的辦法,做到了扎扎實實,步步為營,我實在不敢拿自己的未來去賭博,去僥幸。

然而,人還是無法預料命運。一九六四年六月,居民小組通知我上山下鄉到西張,這意味著我將喪失自學的條件,使考大學成為泡影,我只能改變再學一年明年高考的計劃,第二次倉促上陣。這時,距高考只有二十七天。我又一次來到縣招辦。他們說,縣城的報名體檢已經結束,地區也只有明天一天時間。我已經沒有了選擇。我趕忙回家拿了錢,背上書,換了證明,跑到火車站,想坐三點半的車到臨汾報名。

到售票口一看,只見貼著一張公告,沿鐵路軌道被洪水沖斷,列車暫停,預計兩天。沒有火車我還有兩條腿。我沿著鐵路線一直朝南走,一百五十華里走了十二個小時,第二天凌晨五點到達臨汾。報名和體檢結束,又由臨汾順鐵路跑回縣城。回家倒頭便睡,睡了整整一天。

醒來后,兩腿腫得水桶一般,腳底像撕爛的紅布片。我一切都無從顧及了,除了不敢停止拉車,怕大學考不上又丟了飯碗,學習已近于瘋狂。除了試題,除了答卷,好像一切都不存在了。

我進行“頭懸梁、錐刺股”的實踐。我不知道西漢的孫敬和戰國的蘇秦當年是如何用這種辦法戰勝疲勞的。但當我把頭發扎緊用繩子吊在屋頂上,不一會仍然又沉沉入睡,那種輕度的疼痛根本無法戰勝那昏迷似的疲倦。錐刺股吧。輕了,刺不出血就不疼,等于不刺,刺得厲害了倒是有效,三四個小時內再也不會睡著,一邊捂著出血的地方一邊學習。但刺不上幾次,傷口便發生了感染、潰爛。我想到了一個辦法。我想起了我媽。

我媽是個偉大而嚴厲的人。記得小時候逃學被發現,父親把我吊到樹上,拿一根木棍,訓斥聲和動作雖然很大,但棍子落在身上并不疼,于是我仍然繼續逃學。第二次,父親又打我時,我媽在一邊看著,并不說話,拿一把鉗子在腿上狠狠一擰,轉身就走。我大叫一聲,腿上雖然沒有流血,卻再也不敢逃學。我最愛我媽,也最怕我媽,一見我媽手里拿起鉗子腿就發抖。我需要我媽的鉗子,就把這想法告訴我媽。我媽問我,咱不考就不行嗎?我說,不考不行,讓我再試一回。我媽點了點頭。那一夜,我又瞌睡了,當我猛然被大腿的劇痛喚醒時,看見我媽手里拿著鉗子,卻滿臉淚水,就再也睡不著了…… 在以后的十幾天里,我媽就守著我學習,雖然她再沒有用過手里的鉗子,但我再也沒有學得瞌睡過,堅持每天學到凌晨三點。那一段,是我生命力的極限。那一段,是我媽對我的再生。

高考終于來到了,考試終于結束了。我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度日如年,漸漸地,聽說錄取通知書都下來了,又聽說縣中學文科班三十七個人只有一個人考上“山西大學”,就覺得這一次又完了。

一九六四年八月二十五號,這是我畢生難忘的一天。中午,我正像往常一樣在家門口裝貨,忽見郵遞員拿著一封信打聽我的名字,突發的預感使我的心跳驟然加速。接過信,我的手顫抖了好長時間卻不敢去拆,我簡直沒有勇氣去聆聽命運對我的宣判。當我終于咬著牙打開它時,一張高等院校錄取通知書出現在眼前:安永全同學,你被錄取為山西師范學院中文系學生,請于九月十日前來報到。

“媽,媽,我考上了!我考上了……”當我亟不可待地沖回家中,“撲通”一聲跪在媽媽面前,呈上錄取通知書時,媽媽深情地憐愛地望著我,眼眶里滿含了熱淚……

我高興得近乎瘋狂,竟像范進中舉似的在大街上高喊著:我考上了!我考上了!我考上了……我終于站在了一個新的地平線上。

四十年前的高考經歷,雖然引發了我對高考的思考。是啊,少年花季,卻沒有了消閑,沒有了歡暢,看到的就是那些冰冷的公式,單詞,試題,它充塞著你,折磨著你,而且不是一天,一月,一年,兩年,你可以詛咒它是殘酷的,但它卻是為你提供了一次改變命運的機遇。高考其實就是在考你的決心和意志。既然選擇了高考,你就應該面對現實,戰勝自己;回報親人,回報社會。

2001年6月

后 記 :歲月坎坷,天道酬勤。對那些經歷過苦難生活的人,對那些能“頭懸梁,錐刺股”,用淚血作墨,用脊梁作筆,在黃土地上書寫自己壯麗人生的漢子們,我們表示深深地敬意!

本文來源:安永全

轉自:千萬言、學術志
二維碼
微信

微信號:fdl867201610

QQ
電話
400 106 2866
郵件
867201610@qq.com
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