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中國文學的瑰寶,真正的好詩,往往一句就夠了!我們經常把這種一句絕佳的詩詞稱為“一句封神”,感嘆著詩人的妙筆生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唐朝有位花心的詩人,感情很不專一,卻寫出了千古第一相思的情詩,如今這首詩已成為現代人的情書模板。
▲唐朝詩人元稹的詩句成了情書的模板。(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這位詩人就是唐朝的元稹(779年—831年),他在詩歌、小說、散文、文學批評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而以詩歌成就最為突出。他與白居易發起了詩歌運動-新樂府詩歌,由元稹開先河,白居易參與完備,共創“元和體”,世稱“元白”。
▲元稹以詩歌成就最為突出。(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而元稹為了懷念已經去世的妻子韋氏,曾寫出一首七言絕句,全文是這么寫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是元稹《離思五首》中的其中一首,相信大家都聽過;翻成白話文意思就是:看過了滄海之水,那么其它的水也就沒什么好看的了,見識過了巫山之云,那么其它地方的云,也就不能稱其為云了。即使身處萬花叢中,也懶得回頭顧盼那些花,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一半是因為你。
為什么這首詩能成為千古第一相思的情詩呢?想想這首詩的含意,見識過了最好、最珍貴的東西之后,那么一般的東西也就再也看不上眼了。
如果拿這首詩的前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來送給女友,無疑是不動聲色地就把女朋友的地位,提升到了最高的位置,這顯然要比直接去夸她是如何如何的美,要好得多了!
再來看看后兩句“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就更厲害了!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就算身邊美女如云,就算你把我放在美女堆里,我也懶得去看她們一眼,原因不為別的,一半是為了修身養性,而另外一半,就是為了你啊。
▲元稹與大才女薛濤曾有一段愛情故事。(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被譽為千古第一情詩一點也不為過;只不過元稹的感情世界,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簡直就是位“渣男”!他早年和崔鶯鶯相愛,后來為了富貴而拋棄崔鶯鶯,反而振振有詞。
這個故事被編為了唐傳奇《鶯鶯傳》,后來又被改編為戲曲《西廂記》,流傳千古。后來,元稹又與大才女薛濤相愛。但同樣的,元稹又喜新厭舊,拋棄了薛濤。
▲元稹喜新厭舊,拋棄了薛濤。(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據史書記載,元稹在成都時與樂妓薛濤有過一段情感經歷,二人邂逅于梓州(今四川三臺縣)。元稹回到長安后曾寄詩給薛濤。有專家指出元稹“不但見女色即動心,且甚至聽女色而懷鬼胎”。另外,元稹和才女劉采春也有過一段感情,同樣是薄情寡義,沒有善始善終。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對元稹的生活方式、政治態度、道家學問非常不以為然。他到元稹沉迷于酒肆、青樓,詩歌、書畫,雖然稱名士,實則非國家之棟梁、君王之心騖。所以說,元稹被稱為“渣男”詩人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元稹和才女劉采春也有過一段感情。(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參考資料:
《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