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老祖宗篤信天命,甚至古代的帝王都是“天子”,皇帝們只是代替“天”在管理這片土地。正是受到了這種思想的影響,皇帝都是“天”任命的,那么普通人的富貴、貧窮自然也是上蒼在冥冥之中所主宰的。
于是乎,人們便借助一個人的外表、某些行為舉止,來判斷一個人的命運,甚至是未來。而現(xiàn)在,很多人已經不相信這種說法了,但老祖宗的這種思想卻通過俗語的形式流傳了下來。就比如說,古人講“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鵝行鴨步,衣豐食足”,說的就是男人與女人的走路姿勢,會影響人們對他們的看法。

古人講“男怕三搖頭”,說的就是男人在走路的時候,切記不要頻繁地搖頭。古人對待一個人的儀表非常看重,除了魏晉時期,人們講究“放浪形骸”之外,無論哪個時期,一個人的行為舉止,都是一個人入仕的基礎。一個人如果走路習慣性搖頭晃腦,那么就表明這樣的人,不夠穩(wěn)重。
而“女怕大步走”,則是按照古人的審美觀來說的。大步走往往是男子的特征。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女子的美,應該是“嬌柔”的,所以才有了“分花拂柳”的說法。就是說,女子的走路姿勢,要像我們用手分花一樣的小心翼翼,微風吹過柳樹一樣的輕盈。而不是像男人一樣,昂首闊步地走!

曾國藩曾經也說“負重高官,鼠行好利”。
說的就是走起路來,如果像是身負重物,那么這個人,往往可以得到領導的重用,在仕途上,也會平步青云;而如果一個人走路的姿勢,像是老鼠一樣,腳步細碎,并且兩只眼睛左顧右盼,仿佛在提防著什么,又或者是表現(xiàn)出一種有“陰謀”的樣子,這樣的人往往是一些貪財好利之人。
其實,這句中的“鼠行好利”,與“男怕三搖頭”,說的是一樣的道理。都是在要求人們在行走的時候,盡量昂首挺胸,光明磊落地行走,就像我們練習過的正步走一樣的姿勢。不僅看起來正氣十足,精神飽滿,而且無論男女,以這樣的姿勢走起來,都很漂亮!

古人還說“鵝行鴨步背屏風”、“鵝行鴨步,衣豐食足”,在他們看來,“鵝行鴨步”是一種富態(tài)的象征。
在農村,我們稱鵝為“大將軍”,說的就是鵝走路的姿勢。鵝和鴨子的走路姿勢差不多,都是脖子昂得高高的,走起來虎虎生威,而且肚子也很大。但是在傳統(tǒng)的老人們眼中,走路的姿勢應該穩(wěn)重最好,鴨和鵝走路,卻是搖搖晃晃,那么為什么老祖宗還說“鵝行鴨步”是一種富貴相呢?

其實,這是老祖宗對于富貴者的想象。人們認為往往大腹便便的人,就是富貴之家的人。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古代在很多人都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一個大腹便便,走路左搖右晃的人,通常就是富貴之家的人。
所以,這就是老祖宗通過對生活中人們的觀察,便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古人很多識人之術,就是通過這種廣泛的觀察,通過經驗總結,才得出來的。
有些識人俗語,很有道理,但也有些識人俗語卻有些片面。所以,我們對于這樣的俗語,都要辯證地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