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22-6-5 8:45:09 訪問次數:864
2009年11月21日《中國青年報》刊登了我的一篇題為《應允許干事的人犯錯誤》的文章。我在文章中寫道:“11月6日,我與許許多多百姓一道,在寒風中排隊幾個小時,為錢學森先生送行。我清楚地知道錢先生在‘大躍進’、‘特異功能’、‘哲學指導導彈研究’等事情上受到非議,但我更清楚地知道,他像毛澤東同志一樣,是有‘缺點和創傷’的戰士。為了這個曾備受屈辱的古老民族重獲尊嚴,他們付出了畢生的努力。在今日中國的繁榮中,凝聚著他們的心血。”
錢學森同志是我的“愛豆”,我是錢學森同志的“鐵粉”。我知道,新中國有“五大模范”:工人模范王進喜,農民模范史來賀,解放軍模范雷鋒、知識分子模范錢學森和干部模范焦裕祿,他們分別是新中國的鐵人精神、勞模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焦裕祿精神等五種中華民族寶貴精神財富的代表。
我創辦《審辯式思維》微信公眾號的初衷,就是力圖回答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么中國的學校培養不出一流人才。因此,在公眾號的二維碼中,我使用了錢學森同志的頭像。
但是,長期以來,我心中一直有一個困惑:錢學森同志為什么會對“人體特異功能研究”表現出如此大的興趣,對相關的研究給予了很大的支持。這個困惑,可以被稱為“關于錢學森之問”吧。
讀完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我的疑問獲得了解答。
翹曲點
《三體》中,由于“藍色空間號”占領了更先進的具有引力波發射功能的“萬有引力號”,發出了三體星的位置坐標信息,才使地球人類逃出了三體人的奴役和滅絕,重獲生機。“藍色空間號”能夠擊敗三體人的“水滴”和占領“萬有引力號”,是由于通過飛船上的“翹曲點”進入了四維空間。“翹曲點”是三維空間與四維空間之間的通道。人可以通過“翹曲點”從三維空間進入四維空間,也需要通過“翹曲點”從四維空間回到三維空間。
關于“翹曲點”,《三體》中是這樣描述的:
思維桎梏阻礙了“三維人”發現“翹曲點”
“藍色空間號”首先發現了“翹曲點”,通過四維空間,擊敗了“水滴”,繼而占領了“萬有引力號”。
“萬有引力號”上的艾克中尉、劉曉明中士和關一帆博士三人都曾遭遇到“翹曲點”,但是,他們都不相信自己的直覺,他們都把自己眼睛所見視為幻覺、心理障礙或夢境。當他們的直覺與邏輯發生沖突時,他們選擇了“邏輯”而拒絕了“直覺”。
為什么“藍色空間號”發現并利用了“翹曲點”,而“萬有引力號”至少有三個人曾遭遇了“翹曲點”卻拒絕接受自己的直覺?“藍色空間號”艦長褚巖上校說:“你們(萬有引力號)的心理甄別很嚴格,有人遇到了也不敢說出來……我感到不解的是,(劉曉明中士)曾經觀察到‘萬有引力’號后部三分之一都翹曲到四維,持續了好幾分鐘,你們居然都沒發現什么”。
劉曉明為什么不敢向上級報告自己所看到的明顯的“翹曲點”?是因為他擔心自己被認為存在精神問題而接受心理治療。作為一個低級別的士官,自己將因精神問題而被強制冬眠,最終將被作為一個廢品送回地球。
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是當代物理學一個引起廣泛關注的話題。所謂“量子糾纏”,是指互相糾纏的兩個粒子可以超越光速極限的方式互相作用。最初,“量子糾纏”是愛因斯坦根據量子力學理論推導出的一個具有“不可能”性質的反例,有悖于相對論提出的光速極限,曾被愛因斯坦稱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后,“量子糾纏”現象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實驗支持,獲得了國際物理學界越來越多的認可。
關于量子糾纏,理論物理學家、原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原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士是這樣解釋的:
“你到一棟大樓去,監視房里擺滿了屏幕。一個人進電梯以后,就在好多鏡頭里同時出現。如果是一個鄉下人,他根本就不知道多個監視器的存在,也不知道電梯,他只是看到熒光屏,就會覺得怎么這么多人呢?而且這么多人很怪,動作好像協調一致了一樣。人類看到基本粒子就像一個鄉下人進入到監視房以后,看到屏幕上的多個人影一樣。每一個基本粒子就是監視器里頭的一個影像,你看到了好幾個影像,你認為是好幾個粒子,實際上你錯了,它在背后的深層次中只有一個,這個東西在熒光屏上投影出來了這么多影像。”[1](參看本號第175期《物理學走入阿賴耶識(點擊可以打開)》)
朱清時院士的意思是說,多個監控熒光屏上所看到的圖像,是三位空間的對象在二維平面上的投影。與此類似,我們所看到的互相糾纏的兩個粒子,是四維空間中的對象在三維空間中的兩個不同投影。在三維空間中難以理解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從四維空間的視角,其實很容易理解。
我們可以用另一個例子來說明。我們在脊椎的CT膠片上,看到許多脊椎的切面照片。其實,這些照片都是同一個三維脊椎在二維平面上的多個投影。我們在三維空間中觀測到的互相糾纏的兩個粒子,只是四維空間中同一個粒子在三維空間的兩個不同投影。
從“科幻”到科學突破
回想自己的小學生活,在進入5年級以前,對我影響最大作家可能是儒勒·凡爾納。大約在2年級的時候,我就開始閱讀他的《神秘島》(3本),后來,陸續閱讀了他的《格蘭特船長的兒女》(3本)《海底兩萬里》《80天環游地球》《蓓根夫人的五億法郎》。凡爾納的作品,可以被歸類于科幻小說。這些作品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小學4年級開始閱讀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后來又陸續閱讀了《西游記》《水滸傳》《說岳全傳》《隋唐演義》《東周列國志》等。其實,《西游記》和《水滸傳》都帶有突出的科幻色彩。
今天,《海底兩萬里》《西游記》中的許多“科幻”,已經成為了現實。許多時候,“科幻”是科學突破的第一步。今天的許多“科幻”,都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科學突破。
今天,“翹曲點”還屬于“科幻”。但是,“量子糾纏”已經不僅僅是“科幻”,已經成為物理學家們認真研究的問題。今天,“四維空間”是對已經觀察到的“量子糾纏”現象非常具有競爭力的一種解釋。
閱讀了《三體》中的四維空間和“翹曲點”,了解了物理學界關于“量子糾纏”的討論,我們就可以理解錢學森同志為什么對“人體特異功能”現象表現出強烈的興趣,給予熱情的支持。作為一位優秀的理論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錢學森完全理解愛因斯坦與波爾等人關于量子力學的討論,完全理解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關于高維空間的思考。因此,對于常人很難理解的“耳朵識字”現象,在錢學森的眼中并不感到驚奇。在三維空間中,“耳朵識字”不僅違背常識,而且違背邏輯。但是,如果從四維空間的視角予以審視,則是完全可能的。那個“耳朵識字”的孩子,完全可能碰巧遭遇了一個“翹曲點”,通過“四維空間”實現了“耳朵識字”。
“耳朵識字”的能力后來為什么消失了呢?這也很容易理解。“翹曲點”并非到處都是,也并非穩定地存在,翹曲點具有“漂移”的特點。當孩子錯失了“翹曲點”之后,“耳朵識字”的能力自然也就消失了。
因此,錢學森同志主張在第一醫學(診療醫學)、第二醫學(預防醫學)、第三醫學(再造醫學,即通常所說“康復醫學”,錢老不贊成譯為“康復”)之外,還要開辟第四醫學——超越醫學,英文可以表達為 creation medicine。在第四醫學中,需要包括“誘發特異功能,發揮人潛在的、常人沒有的功能”。[2]
討論至此,我們更強烈地感受到從小發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的重要性,更深地理解了發展審辯式思維與創新型人才成長的關系,更深地理解了發展審辯式思維對于思想解放的意義,更深地理解了發展審辯式思維對于“新人”的意義。
討論至此,我們想到,我們今天努力倡導審辯式思維,實際上是努力在中國推動一場思維方式的變革,是在幫助中國教育逐漸走出前蘇聯遺留下的簡單思維方式,逐漸擺脫一些陳舊的、束縛思想的概念體系,諸如科學真理、宇宙真理、客觀規律、物質、唯物論、歷史唯物論、實踐唯一標準,本質特征,必然性,等等。這是一種深刻的思維方式變革,實現這種思維方式變革可能需要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只有經過一代又一代人長期不懈地持續努力,才能逐漸實現這種思維方式的變革。只有逐步實現這種思維方式的變革,中國人的原創力才有可能受到保護和得到發揮,中國人才有可能在未來承擔起引領人類探尋生存之路的責任。
行文至此,我內心又一次由衷地感謝錢學森同志,感謝帶我們走入“高維空間”的劉慈欣先生,感謝他們幫助我們開拓了思路和視野。
[1]朱清時:物理學走入阿賴耶識,2013年11月9日在“松竹講堂”的談話。
[2] 錢學森:對人體科學研究的幾點認識,自然雜志,1991年第1期,第8頁。
************************
學習,不僅要追求“達標”,更要追求“成長(growth)”。對于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實現“達標”并不一定能夠實現“成長”;對于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即使暫時“達標”有困難,仍然可以通過學習獲得“成長”。這就是新的“達標+成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評估模型。基于成長評估,那些能夠幫助暫時“達標”有困難的學生獲得“成長”的教師和學校,那些能夠幫助優秀生不僅“達標”而且獲得進一步實際“成長”的教師和學校,將受到鼓勵和表彰。請掃描或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成長評估”。
如果您有什么意見、建議、感想,您可以通過公眾號首頁下面的對話欄告訴我們。
如果您有什么意見、建議、感想,您可以通過公眾號首頁下面的對話欄告訴我們。
如果希望閱讀往期文章,可以:
1.首先打開微信公眾號首頁。點擊下方中間的“往期目錄”按鈕,打開頁面。這是一個文章目錄,通過瀏覽,可以找到自己想看的一期,記住期號和標題中的一兩個關鍵詞。
2.回到公眾號首頁,點擊右上角的小人頭。
3. 在出現的頁面右上角,點擊“放大鏡”——搜索按鈕。
4. 進入“搜索”頁面后,輸入期號進行搜索,一般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一期。如果沒有找到,也可以嘗試輸入標題中的關鍵詞進行搜索。
5.還可以用輸入關鍵詞的方法就某一主題進行閱讀。在公眾號首頁左下角,有一個“小鍵盤”按鈕。點擊后,會出現一個對話框,可以在這個對話框中輸入你想閱讀的關鍵詞,如“高考”,“普樂好”等。這種方法,需要小編人工手動給您發送文章。因為沒有專職人員進行公眾號維護,很可能幾個小時之后才能給您發送您需要的文章。可以進行主題檢索的關鍵詞包括:(關鍵詞按漢語拼音排序):
5C、PISA、包容異見、閉嘴、波利亞、陳子明、初中審辯式思維培養、傳統文化、創造力、大學精神、大學生思維能力培養、讀什么書、法律、非本質論、馮友蘭、婦女、高考、高中生審辯式思維培養、公平正義、股市、何時開始培養審辯式思維、何謂審辯式思維、核心能力、核心素養、基礎教育、家長、價值、講道理和講故事、教科書、教師、教師與助學、教育改革、教育現狀、階層固化、堅持自己真理、看什么電影、科學、科研、快樂、理性社會、力行擔責、歷史教學、歷史事件、梁漱溟、劉道玉、劉葳、羅伯特議事規則、毛澤東教育思想、美國哲學學會共識、農村教育、培訓班、品德教育、評判權力、普樂好、清華附小、人格發展、社會分層、深度學習、審辯式思維測試、審辯式思維的科學基礎、審辯式思維與邏輯、審辯式思維重要性、實踐標準、數學、童子傷、圖爾敏論證模型、外語、外國教育、為何不用批判性思維、維特根斯坦、文本解讀、文化多樣性、問題導學、現象與本質、小學審辯式思維培養、寫作、寫給教師、信仰、形式邏輯、行測、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幸福、學前教育、學生自殺、學習設計、研究生、一綱一本、一綱多本、醫學院學生、以學生為中心、語文、語言能力、怎樣培養審辯式思維、真理、知識與能力、中美比較、中西文化、朱清時、資格考試、自殺、尊重學生、宗教。
可以讀一讀這本書:
還可以讀一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