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不養心,來年很傷心?芒種將至,春夏養心,記得做好5件事
六月,帶著夏季的微風徐徐而來。
對于千萬名高三學子而言,這個月也是他們拼搏多年,即將迎來的最終戰場。
而北京時間0時26分,我們也迎來了夏季的第四個節氣----芒種。
芒種、芒種,意味著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這也是收獲與希望并存的時節,仲夏也拉開了序幕。
芒種,最需要養心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進入夏季之后,人體當中的陽氣比較旺盛,但氣溫非常的高,如果人體出現大量流汗現象,就會使體內的津液流失過多,使得陽氣耗損。
而一旦陽氣耗損,就會使心臟的功能受到影響。所以在夏季時,一定要做好養心工作,而且夏季也是養心的“黃金期”。
夏季如何養護心臟?
一、不可過度貪涼
不要過度貪涼,比如吃大量冰鎮類食物或者是喝過多的冷飲。或長時間處在空調室內,用冷水洗頭發、洗腳、洗澡。
這些貪涼行為會使大量的寒氣和濕氣侵入體內,使得陽氣被過度耗損。使得心血不足,心臟的正常功能就會受到影響。
在進入夏季的時候,室內溫度不可過低,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即可。更不可以用冷水洗身體,也不可以食用生冷的食物。
二、調整睡眠
夏季夜短晝長,但由于夏季氣溫比較高,很多人會出現晚睡晚起的行為,或者是出現長期熬夜的情況,就會使人體缺乏睡眠。
一旦缺乏睡眠,體內的激素水平會發生異常改變,使得血管痙攣。心臟也會加快跳動速度,導致心臟耗氧耗血量增加,會使得心臟功能快速降低。
在進入夏季時,一定要注意調整好睡眠習慣,不要出現過度熬夜行為。
每天上午的時候可以適當午睡半小時左右,能夠改善冠狀血供,并平穩激素水平,有著減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發病的作用。
三、合理膳食結構
進入夏季之后,應該多增加一些苦味的食物,比如蘿卜、櫻子、苦瓜、綠豆、綠豆芽等。
這些食物略帶絲絲的苦味,但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清熱消暑功效,而且還有著一定的護心作用。
另外,夏季時要多喝一些粥類,溫熱粥類有著護陽的功效。比如可以喝一些百合粥、冬瓜粥或者是荷葉粥,可以加速人體的代謝和消化功能,并有利于心血管的保養。
四、合理飲茶
夏季氣溫高,很容易使人出現大量流汗現象,會使體液大量流失,從而導致陽氣耗損。
一定要適當地多補充一些水分,但不能喝涼水,應該喝一些溫熱的茶,比如淡綠茶、烏龍茶、黑茶。
這些茶葉當中含有非常多的維生素、茶多酚、兒茶素和各類礦物元素,既可以為機體補水,可以為人體提供較多的鉀元素等物質,有著維持心肌細胞正常運轉的作用。
五、每晚泡腳
每天晚上可用熱水泡腳10分鐘左右。
熱水泡腳不僅能夠將侵入體內的濕寒之氣排泄出去,有助于提升體內陽氣,還能夠促使血液循環,可以為心臟提供較多的血液支持,達到養心的作用。
梅子黃時雨,田間稻花香
芒種之夜,帶著微風,吹起了陣陣的麥浪。
這既是豐收的季節,也是播種的時刻,一收一種間,歲月的恒常與寬厚自現。忙于生長,又井然有序,這是萬物的姿態。
這不僅是農人收獲與播種繁忙的時節,同時也是考生耕耘收獲的時節。
明日就是高考,莘莘學子就要踏上考場,星并不遠,夢并不遠,只要你踮起腳尖就行。
愿所有的高考學子們,都能在這個時節收獲理想的結果!
芒種來了!養生遵循四大原則,記好8個建議
6月6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節氣。芒種,又名“忙種”,是“有芒之谷類作物可種”的意思。這個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適宜晚稻等谷類作物種植。農事耕種以“芒種”這節氣為界,過此之后種植成活率就越來越低。
在我國有句諺語:“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短短幾句話,反映了夏天人們的狀態——懶散、頭腦不清爽,所以此時更要注意養生。
每年此時,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會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同時,降雨量開始增多,空氣濕度增大,讓人感覺“又悶又熱”。芒種過后這種悶熱潮濕的天氣,俗稱“苦夏”。
健康時報 曹子豪攝
芒種來了,養生要遵循四大原則
芒種到,防苦夏,養生顯得尤為重要。芒種過后養生要遵循的四大原則,祛濕又防病!
1. 養生原則——天熱先別急著開空調
國家高級公共營養師陳允斌2015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此時陽氣到了最旺盛的時候,我們身體的新細胞會代謝得非常快。此時我們不要急著關閉門窗開空調降溫,最好盡量打開家里的窗戶,讓陽光曬進來,讓新鮮的空氣流通。特別是身體虛弱的老人,如果天氣炎熱,要充分利用這個時節,如果天氣炎熱難耐,盡量通過其他方式,如風扇、清洗等其他方式降溫。①
2. 飲食原則——食宜清補,苦夏不苦
芒種苦夏開始了,人們常常沒有食欲,影響飲食,過多食用冷飲,也會造成脾胃傷害。所以,在飲食上面,一是清淡為主,二是切忌貪涼,三是苦夏“吃點苦”。
夏季飲食應少葷多素,宜多食蔬果谷物類。在果蔬中尤其推崇“瓜族”,如苦瓜、冬瓜、西瓜、香瓜等。夏季在中醫“五味”中對應于苦味,主入心經,因此苦味食物大都具有清熱解暑、燥濕堅陰的作用,芒種后適當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蓮子、生菜等,對人體大有裨益。正所謂“苦夏食苦夏不苦”。②
3. 睡眠原則——晚睡早起,午睡補眠
從芒種到夏至這段時間,我們要順應夜短晝長的季節特征,別再教條的堅持早睡早起,加上氣候炎熱,很多人夜晚很難早入睡,不妨適當做個夜貓子。既然晝長,我們索性就晚睡早起。
但夏天白晝較長,睡眠容易受到干擾,這時候適當的午睡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午睡時間一般以20分鐘為宜。對于上班族而言,若不能午睡,也可以閉目養神30分鐘。②
4. 運動原則——適量運動,早晚為宜
芒種到夏至,雖還不到最炎熱難耐的三伏天,但是此時氣溫也已升高,尤其是正午時分。“汗為心之液”,因此午時運動流汗最易傷心。對愛運動的人,建議在氣溫較為涼爽的早晨或者傍晚適當運動。
運動時必須保證足量飲水,出汗過多,可適當飲用淡糖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千萬別貪涼。②
健康時報資料圖
把握好養生時機,記住8個“一”!
1. “一湯”——荸薺湯
芒種時節,濕熱之氣逐漸加重,飲食要注意調理胃氣,廣東省中醫院肝病科主任醫師池曉玲2012在健康時報推薦了一款荸薺湯,健脾、養陰、清熱。
荸薺半斤、薏苡仁30克,百合30克,先用溫水將薏苡仁和百合浸泡,荸薺去皮洗凈從中間切開。然后一起加適量水燒沸,再用文火煮45分鐘。③
2. “一水”——桑葚水
芒種后濕熱加重,會導致脾胃濕熱內蘊,心火較重而影響睡眠,睡前喝一杯桑葚水,安神的效果不錯。
桑葚水簡單易做,將買來的新鮮桑葚取100克,加入水300毫升,先煮沸然后再用小火煮10分鐘就可以了。桑葚水味道酸甜,喝起來也比較爽口。③
3. “一果”——櫻桃
仲夏之月,要養心。國家高級公共營養師陳允斌2015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夏氣與心氣相通,夏天我們之所以快速地生長,要靠心臟的陽氣推動。而櫻桃可以說是“心之果”,可以補心氣,養心血。
櫻桃不僅使血脈能夠暢通,還能溫暖心陽。此外,而櫻桃還含很多鐵,缺鐵性貧血的人吃櫻桃也有幫助。④
健康時報資料圖
4. “一粥”——紅薯粥
“夏日粥品首推紅薯粥。”寧夏銀川市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吳曉晶2016年在銀川晚報刊文表示,紅薯粥,是夏季對抗濕熱的好方法。
首先,夏季人體流汗多,喝紅薯粥可以補充人體流失的水分;
其次,紅薯粥容易消化,適合夏季因濕熱造成的脾胃不適、胃口差等情況;
最后,紅薯粥有較好的祛濕解暑作用,并且紅薯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有助于清腸胃、排便排毒,擅長對抗夏日外邪。⑤
5. “一養”——養心
盛夏養生要特別注重保養心氣,預防中暑。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養心清暑推薦三葉茶:荷葉、竹葉、薄荷葉。
可以三葉合泡(每種3克~5克)或者任選其中的一種(荷葉、竹葉用5克~10克,薄荷葉5克即可)泡茶喝,有非常好的清心火、養心和消暑的作用。⑥
6. “一健”——健脾
芒種后暑氣漸盛,濕熱更傷脾胃,容易出現唇干舌燥、食欲下降等情況,健脾要放在重要位置。廣東省中醫院營養科營養師何盈犀2015年在健康時報推薦了一款具有清熱消暑、健脾利濕作用的夏季藥膳——冬瓜荷葉扁豆煲水鴨。
如果2~3個人食用,可以準備冬瓜500克、新鮮荷葉半張、扁豆30克、薏米30克、水鴨300克、瘦肉50克。荷葉切成細絲或小塊狀;冬瓜切成塊;瘦肉洗凈切塊;水鴨斬成大塊去血水,納入所有材料,加適量水,武火滾沸后,文火燉1小時后,加入食鹽調味即可。⑦
7. “一補”——補鉀
夏季出汗多,鉀元素流失快,要適當補充,從日常飲食中就能攝取。含鉀較多的食物有:
糧食以蕎麥、玉米、紅薯、大豆等含鉀元素較高;
水果以香蕉含鉀元素較高;蔬菜以菠菜、莧菜、香菜、油菜、甘藍、芹菜、大蔥、青蒜、萵苣、土豆、山藥、鮮豌豆、毛豆等含鉀元素較高。
健康時報 寇曉雯攝
8. “一睡”——子午覺
芒種到夏至節氣是一年中陽氣逐漸浮盛,陰氣內藏的階段。寧夏銀川市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吳曉晶2016年在銀川晚報刊文表示,要重視睡子午覺,有助于陰陽之氣的順接,以順應本節氣陰陽交接之勢。
子時是指晚上23:00~次日凌晨1:00,此時陰氣最盛,陽氣衰弱;子時睡覺最能養陰,睡眠效果也最佳。
午時是指中午11:00~13:00,此時陽氣最盛,陰氣衰弱,是氣血流注心經之時;午時睡覺,有利于人體養陽。
晚上睡覺時間不應超過23:00,11:00~13:00間宜“小憩”一會兒,以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為宜。⑤
本文綜合自:
①2015-06-04健康時報《芒種時節的養生法》②2017-06-04健康時報《芒種到!過好苦夏就得養成仨習慣》③2012-06-04健康時報《關注:芒種養生》④2015-06-04健康時報《芒種時節的養生法》⑤2016-06-07銀川晚報《芒種養生防暑祛濕健脾》⑥2016-07-12健康時報《盛夏喝點三葉茶》⑦2015-08-10健康時報《清熱消暑煲水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