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前段時間,網上不知怎么地流傳起了“俄羅斯向朝鮮人民軍借兵”的消息。據說是一位塔斯社的記者在自己的Telegram群組里,向眾多俄羅斯吃瓜群眾宣布:朝鮮外務省已經正式向俄羅斯提出,派出10萬名朝鮮人民軍士兵加入頓涅茨克人民軍序列,協助俄軍和兩州民兵展開對烏作戰。作為回報,俄羅斯將以比較優惠的價格,向朝鮮提供大量的糧食、石油等。同時,還有其它一些傳言,說朝鮮可以把東烏克蘭部分工廠里邊的機器設備給拆卸下來拉回朝鮮去。
7月13日,朝鮮承認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獨立

由于消息來源不明,這一消息倒灌回國內之后,本以為大家哈哈一笑也就過去了,沒想到后面此類消息越來越多。有說朝鮮改為提供3萬名人民軍戰士的,有說朝鮮準備派出一批建筑工人協助俄方開展戰后重建的。甚至在8月7日,一位俄羅斯軍事專家科羅琴科在接受俄羅斯電視一臺采訪時,也亮出了這一說法,還有消息說頓涅茨克領導人普希林正在和朝鮮外務省接洽,準備在最近訪問朝鮮、探討合作事宜。

此外還有部分據說“接近朝鮮”的消息人士指出了朝鮮派人進入東烏的可能性,這下引發了更大的熱議,不少人紛紛問大伊萬此事的真實性。
朝鮮、俄羅斯都沒有動機
至于大伊萬怎么看朝鮮人民軍派兵進入東烏、協助俄軍和兩州人民軍展開對烏克蘭軍隊的作戰,大伊萬認為可能性幾乎沒有,問題是多方面的。

俄羅斯方面的原因
先說俄羅斯這個角度:在軍事層面上來看,俄羅斯目前掌握著戰局主動權,也并不缺兵力。目前俄軍部隊在整個烏克蘭戰場投入的兵力并不多,大伊萬個人估計在哈爾科夫前線也就一萬來人,在東部兩州前線可能有個四萬人,在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地區也就兩三萬人,加在一起也就七八萬人(不含兩州人民軍)。以俄軍陸軍和空降軍、海軍步兵部隊大概20萬人出頭的合同兵(陸軍17萬,空降軍等3萬人)來看,大概正好夠俄軍部隊分成三撥輪戰。這種打法,你說它是做賬式戰爭也好,打的太慢了看得不過癮也罷,總而言之起碼在俄軍看來,現在這仗打的還算比較滿意,沒什么需要調整的部分。因此在軍事層面上,俄軍沒有讓朝鮮人民軍幫忙的動力。

而從政治層面上來看,情況則更為復雜一些,目前俄羅斯在烏克蘭方向的行動體制,多少有些各路人馬都來刷存在感、以謀取自己在烏克蘭東部地區戰后利益這么點意思。東部兩州人民軍不用說了,烏克蘭東部地區本來就是他們的地盤,但是除了這兩州民兵,還有普京嫡系的俄羅斯國民近衛軍的那一哨人馬。這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借著俄烏沖突、突然變成了網紅的小卡。小卡的車臣部隊在烏克蘭東部地區一邊打仗一邊搞政治工作,還給當地老百姓發糧食發物資,收買人心的意圖相當顯著。考慮到車臣近年來搞建筑業和食品加工業搞得不錯,小卡現在派出自己的親信大將坐鎮前線,難說沒有在烏克蘭東部地區提前鋪路的意圖。

因此,現在打仗,是為了將來更好地瓜分利益。既然是為了瓜分利益,畢竟誰也不想有一個外來戶,在這種節骨眼上把自己的利益給搶走了。哪怕這外來戶不搶,只要這利益不是自己動手搶到手里頭的,到時候瓜分的時候總歸名不正言不順,大家還要扯皮。故而從政治層面看,估計俄羅斯國內也不太愿意讓朝鮮部隊過來。
朝鮮方面的原因
說完俄羅斯再說說朝鮮,其實對于朝鮮來說,同樣在軍事層面和政治層面上,大伊萬認為都不太想讓部隊過來。

從軍事層面上看:朝鮮人民軍部隊雖然帶有比較濃厚的蘇式痕跡,但和目前的俄軍部隊并不是一個路數的。其實裝備還好說,朝鮮人民軍裝備的那些“先軍”系列坦克,估計性能介乎于T-62M和T-72B之間,諸如自行炮和火箭炮之類的裝備,和俄軍的二線裝備基本也能通用,部分總部預備炮兵師編內的遠程火箭炮甚至連俄軍都沒有;但是,朝鮮人民軍的通訊設備,尤其是關鍵的戰場數據鏈設備能不能和俄羅斯軍隊通用(朝鮮人民軍有沒有戰場數據鏈啊),很顯然是需要打個問號的。且朝鮮人民軍的野戰防空能力太差,需要俄軍派出野戰防空分隊為朝鮮人民軍進行防空掩護,在二者缺乏通訊、甚至語言都不一定能聽明白的情況下,俄軍怎樣為朝鮮人民軍提供掩護,這也是個巨大的難題。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朝鮮人民軍要加入戰局,最大的問題就是,朝鮮人民軍和俄軍部隊、包括兩州人民軍,如何進行協同作戰,協同作戰搞不好。那多出這么多人來就是個累贅,不僅對于戰局的作用可能完全沒有那么大,一旦雙方協同出現問題、導致戰線出現空隙、各打各的,就容易被烏軍抓住機會反擊。當然,現在咱們也看到了,烏軍的反擊著實打得有些綿軟無力,但既然是打仗,一切可能性都要考慮到。

而從朝鮮一方的政治層面上,如果派出部隊出國作戰,怎樣進行政治工作和思想教育是個最關鍵的問題。毫無疑問,哪怕是在烏克蘭東部地區,其發達程度也是要比朝鮮強上那么一些的,糧食和物資的極大豐富(尤其是肉類),對于長期以來物資相對匱乏的朝鮮人民軍來說,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而既然是實施作戰,部隊又不可能時刻被控制在兵營里,是需要機動進攻,縱深穿插的,部隊是要分解為戰斗小組作戰的,一旦有單兵脫離了上級的指揮控制,是否會出現拖槍逃跑的情況,無疑是個極為棘手的問題。而且不用說,只要朝鮮人民軍出現在戰場上,北約必然會展開極具針對性地誘降工作,只要能招徠個別一些逃跑的人民軍士兵,那么在政治上必然會導致朝鮮出現一定的失分,甚至可能會連帶著讓俄羅斯在政治上都失分不少。

因此,從政治角度來說,派出朝鮮人民軍部隊進入東烏克蘭,協助兩州人民軍和俄軍作戰,應該是一個看上去很美,實際上仔細一想問題不少,而且有比較大的政治風險和軍事風險的決策,估計朝鮮方面也不會同意這種想法。
朝鮮可以選擇的支持
總之,朝鮮人民軍派出部隊支援俄軍和東部兩州人民軍作戰,應該是俄羅斯國內有些人在假傳消息。但是大伊萬覺得,說朝鮮人民軍支援俄軍一些彈藥,甚至支援兩州人民軍一些武器裝備還是有可能的。

畢竟朝鮮人民軍上世紀九十年代搞“先軍政治”的時候,全力以赴對美對韓備戰,不知道造了多少炮彈和火箭彈。這些彈藥丟在人民軍的彈藥庫里還占庫存,且人民軍目前有了核武器之后,本土遭到入侵的可能性其實是直線下降的,還不如把這些庫存彈藥送出去換糧食和石油。至于朝鮮人民軍的那些遠程火箭炮,從此次俄行動體系的戰況來看,俄軍的遠程火箭炮數量顯然不夠,性能也比較一般,相比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有了很大的差距。相反,朝鮮人民軍一向是打算靠炮兵制勝的,搞了一大堆多型號遠程火箭炮,如果能支援兩州人民軍一些遠程火箭炮,估計能進一步擴大目前俄軍的優勢。

此外大伊萬認為,最有可能的,是朝鮮方面會派出建筑工人來協助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州的重建工作。這兩州在八年的內戰戰火中已經滿目瘡痍,目前俄軍在頓涅茨克方向作戰時又采用了大炮開路的做法。比如剛打完的蘇勒達爾可耐福工廠,俄軍就動用炮火轟了四天;又比如皮斯基和馬林卡,俄軍都轟了四五個月了,這打下來之后估計也就不能用了,唯一的辦法就是重建。而俄羅斯的大基建能力怎么說呢,只能說是勉勉強強,算是比蘇聯剛解體的時候上了個臺階,但是俄羅斯的工人在工作效率和吃苦耐勞方面,顯然比朝鮮工人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而且靠俄羅斯國內投資東烏地區重建,是要實打實花錢的,哪有這個工夫看俄羅斯工人怎么磨洋工,為何不找勤勞的朝鮮工人過來幫忙重建呢?反正朝鮮目前的建筑業也還算不錯,建筑標準化的住宅樓也可以說是有模有樣。至于工錢嘛,甚至直接可以拿著石油和糧食代付,以俄羅斯的資源水平來說近乎于免費,有這種好事為什么不做。因此,大伊萬認為,朝鮮派出建筑工人,協助東烏重建倒是大概事件。

當然,對于目前正在激戰正酣的阿特木斯克第一防御地帶來說,談論重建整個烏克蘭東部地區還為時尚早。我們也只能希望烏克蘭東部地區早日恢復和平,畢竟誰也不想看到已經在戰火下生活了八年的頓巴斯人民再回到黑暗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