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時期比較神秘的一個組織,這個組織的名字叫做天地會,起源于鄭芝龍等20多個兄弟結盟的小刀會,直到后來鄭成功反清復明創(chuàng)立的洪門。當時紅花亭起義失敗了,洪門被迫到全國各地分散開來,不過分攤下來的人形成了五個祖堂,自發(fā)的開始與清朝對抗起來。

當時的洪門二堂的堂主方大洪,他的主要勢力在廣東廣西,后來更是被稱作三合會。在歷史上三合會的成員,曾經(jīng)在海外建立過兩個國家,一個國家叫做蘭芳共和國,另一個國家叫做,戴燕王國。

當時廣東嘉應(今廣東梅州)客家人羅芳伯,在東南亞西婆羅洲(今西加里曼丹)坤甸成立了“蘭芳公司”,1777年羅芳伯將“公司”片面改為“共和國”,即公司共和國,但向清朝稱臣時仍使用“蘭芳公司”。
羅芳伯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多次參加過科舉,可惜的是都沒能夠考上。梅州可謂是三合會活躍的主要地點之一,當時羅芳伯和自己的親朋好友都加入了三合會,在1773年的時候劉芳伯客,同伴一同到南洋上海,成立了蘭芳會。
在76年的時候,這個蘭芳會曾經(jīng)團結了3萬多的華僑,更是多次打敗海盜,有20多萬的土著人歸附他們。
蘭芳共和國總共有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所有的總長都是華人,直到88年的時候,荷蘭把蘭芳共和國給打敗。

蘭芳共和國建立時,第一任總制是陳蘭伯,第二任總制是羅芳伯,因此又稱為“蘭芳大統(tǒng)制共和國”;亦有人因第二任總制羅芳伯而稱其為“芳伯共和國”。
1884年,蘭芳公司被荷蘭擊敗而滅亡,殘余勢力逃至蘇門答臘。蘭芳共和國從立國至滅亡,共經(jīng)歷一百零七年。據(jù)說由于顧忌清朝干涉,荷蘭并未公開占領,而是另立一個傀儡政權進行統(tǒng)治。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后,荷蘭才正式宣布占領。
蘭芳共和國組織類似中國的秘密會社,譬如天地會和青幫。蘭芳大統(tǒng)制共和國以坤甸或東萬律為首都,并將立國之時,1777年當年定為“蘭芳元年”。國家元首稱“大唐總長”或是“大唐客長”,意思是華人作客海外的首長,且“國之大事皆眾議而行”,以類似于民主選舉和禪讓的形式傳承,前后歷任十二位總長。
共和國下轄的行政區(qū)劃為三級(省、州、縣),各級領導都由人民選舉產(chǎn)生。蘭芳共和國沒有常備軍,但有一個軍事行政管理單位,以征兵制管理民兵。在安定時期,民兵如常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貿(mào)易和采礦等經(jīng)濟活動。
其實除了蘭芳共和國之外,戴燕王國也是起源于天地會。天地會在海外建立了戴燕王國,戴燕王國的創(chuàng)始人吳元盛是廣東梅州人,和羅芳伯是老鄉(xiāng)。因為起事失敗,在南洋逃避。當時和羅方伯一同,建立了蘭芳共和國,成為羅芳伯的下屬,后來被派往管轄戴燕王國。

要知道當時的戴燕王國的國王非常的殘暴,人們非常的恨他,然后1783年的時候,吳元盛把戴燕國王給殺了,當上了皇帝。
戴燕王國這個地方是在羅州北部,整個國家有1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這個國家存在了將近一百年。歷史上這片國主的三位國王和一位女王,分別是吳元盛和他的妻子,吳元盛的兒子吳德奎,吳德奎的兒子吳廣淮。

其實戴燕王國和蘭芳共和國一樣,在最后都是被荷蘭人給打敗了。這兩個國家當時曾經(jīng)向清朝政府請求過保護,希望加入中國但是卻被乾隆給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