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在北京漂的時候,自從遇到胡鄂公之后,兩個人剛見面就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也正是因為他齊白石認識了吳昌碩和陳世曾。齊白石后期的畫就吸取了吳昌碩的繪畫優點,又受到了陳世曾的影響將魚蟲花鳥畫畫的越來越逼真,每一筆畫的都恰到好處。在生活中,齊白石非常的喜歡觀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他在觀察大自然的時候,腦子里都會想該怎么畫好他們。
齊白石的《蝌蚪》《蝦》等等都賣到了一個
很驚人價錢。而他的《蟬》又賣到了8億人民幣。其實很多人不理解,齊白石的畫并沒有很悠久的歷史,同時只是普通的水墨畫。為什么會賣到如此高的價格?后來有專家揭秘說:放大20倍就知道了。我們在放大了20倍后,才知道什么是”薄如蟬翼“!
我們只要能聽見蟬的鳴叫就知道夏天已經來了,蟬的翅膀不同于別的飛禽,它的是透明的。所以要畫出蟬翼的透明是不容易的。不僅要畫出蟬翼的透明還要展現出來翅膀的生動,立體。再放大了20倍之后,蟬翼上的特點都被齊白石畫出來了。從蟬的頭部和身體都有很好線條感,整個翅膀就像是在飛動一樣。除此之外,蟬的眼睛也是這幅畫的亮點。更加突出了蟬的生動性。雖然這幅是水墨畫但是也足以體現大自然生機勃勃。
另一個原因就是齊白石不僅把蟬的形態畫了出來,同時,他還特意了解了蟬的習性,在觀察蟬的時候,畫的雛形就已經在他的腦子里了。他為了畫一幅畫能夠準備上一兩個月,只是為了觀察所畫之物,這樣畫出來的畫就更加的逼真。也就為什么他的畫能賣到了8億人民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