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1“拔尖計劃”來了!已有60所高校入選
發布日期:2021-3-19 13:18:35 訪問次數:1106
3月17日,教育部官網發布《關于2021年度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2021年度計劃建設75個左右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為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以下簡稱拔尖計劃2.0),加快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根據《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的意見》(教高〔2018〕8號)和《教育部關于2019—2021年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9〕14號)等文件精神,經研究,決定開展2021年度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的申報和建設工作,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根據2019—2021年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建設規劃,2021年度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的建設范圍是數學、物理學(含力學)、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天文學、地理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心理學、基礎醫學(含藥學)、哲學、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等類別,計劃建設75個左右的基地。1.中央部門所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直接向教育部提交申報材料;2.地方高校向所在省份的教育行政部門提交申報材料,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經評審遴選后向教育部提交推薦高校和基地的申報材料,每個省份推薦的高校數不超過3所。1.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每所學校申報基地數原則上不超過6個;2.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每所學校申報基地數原則上不超過2個;3.其他高校,每所學校申報基地數原則上不超過1個。1.目標“高”,致力于培養未來世界領跑者。基地育人目標符合拔尖計劃2.0的定位,致力于培養具有家國情懷、人文情懷、世界胸懷,能夠勇攀世界科學高峰、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醫學科學家。2.基礎“實”,人才培養改革成效顯著。申報高校能把握人才培養改革方向,在課程建設、教學方法、學生考核方式等方面開展改革并取得積極成效。已開展拔尖學生培養的前期探索,申報基地涉及的專業領域教學改革成效顯著。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模式“新”,厚植英才成長土壤。生源整體質量高,能夠建立科學化、多階段的動態進出機制。深入探索書院制、導師制、學分制“三制”交叉融通的創新育人模式。探索中西貫通的現代書院制,注重“浸潤”“熏陶”“養成”“感染”“培育”;探索導師制,吸引理念新、能力強、肯投入的優秀教師集群參與計劃;探索學分制,以學分積累作為學生畢業標準,為優秀學生早成才、快成才提供制度安排。4.保障“優”,打造英才培養綠色通道。申報高校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由知名學者和教學名師組成的專家委員會、由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工作小組,為計劃實施提供組織支持。能夠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推進制度創新,建立了拔尖人才培養的質量監測與持續改進機制。能夠統籌各類資源支持拔尖人才培養。1.拔尖計劃2.0總體工作方案。從拔尖計劃實施的目標定位、前期基礎、育人模式、保障體系等方面闡述學校開展拔尖人才培養的總體規劃和舉措。2.基地工作方案。闡述本基地的基本情況和拔尖學生培養的工作方案。請登錄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工作信息平臺(網址:http://jcxk.hep.com.cn),根據操作說明和申報材料格式要求,在線上傳或填報總體工作方案(PDF格式,含簽字和公章,不超過10M)、基地工作方案和支撐材料(PDF格式,不超過20M,如果有多個材料請合并為一個PDF文檔)。 信息平臺于2021年6月8日8:00開放,7月9日24:00截止申報。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單蕾、郝杰,010-66096949、010-66097419;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工作信息平臺,時陽,010-58581463。此前,教育部已公布兩批“拔尖計劃2.0”名單,共計60所高校199個基地入選。據統計,北京大學有13個基地,數量最多;南京大學有12個基地,位居第二;北京師范大學和復旦大學各有10個基地,并列第三。
聲明 |本文系創壹智庫(Tronedu)匯編轉載,目的是為了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