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從古至今對起名這件事都有個執念,認為名字不僅是對一個家族的傳承,且名字伴隨人的一生,能影響人的命運,所以起名絕對不能馬虎。名字要起得好聽,有學問,有意義,還得考慮生辰八字、五行八卦等,講究多了去了。普通人起名尚且如此多講究,那封建時期皇室講究的就更多了。那時候科學不發達,懂玄學,能看風水能算卦的先生非常受...
發布日期:2022-06-28 訪問次數:959
宋代詞壇,高手層出不窮,其中生平經歷最為曲折者當屬蘇軾,半生貶謫,可謂“不是遭遇貶謫,就是在貶謫的路上”。至于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曲折的人生,只怪他太過于“聰明”,所以他打心眼兒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笨一點,所以才寫下“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這樣的詩句。不過蘇軾的愿望...
發布日期:2022-06-23 訪問次數:711
輕不輕水深則流緩昧不昧無愧心得安路上有多長修行有多遠花葉融一缽香積云外天難不難心靜菩提現苦不苦放下皆塵煙慈悲著?;畚⑿χ忌瓢倌旰笠琅f開那一朵蓮如是茶一盞如是素琴彈當時不雜過時不戀淺墨入畫歲月入禪如是茶一盞如是素琴彈來時不忙去時不慌長歌一曲春色人間
發布日期:2022-06-23 訪問次數:906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與古典詩詞及其它文言文相比,它的趣味性顯然要更強。文人能對,當年蘇軾為了調侃好友佛印,出了個上聯:禿驢何在,小和尚輕松對出下聯:東坡吃草,蘇東坡只能認輸。小孩也能對,據說有位老師出了個上聯:物有三態,固夜氣;一位小同學的下聯是:人有三急,屎尿屁。以上兩個對聯雖然有失工整,但也算是十分巧妙了...
發布日期:2022-06-23 訪問次數:884
1792年9月26日,以英國皇家戰艦“獅子號”為首的一支龐大艦隊浩浩蕩蕩地駛出了英國樸次茅斯港。這支艦隊由英國外交家馬戛爾尼帶領,名義上是為了前往中國給乾隆皇帝賀壽送禮,真正的目的則是為了與清政府簽訂通商條約,為英國開辟新的海外市場。然而,令英國使團意想不到的是,乾隆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們的請求。而且,他還親自寫了...
發布日期:2022-06-23 訪問次數:970
黃公望(1269-1354年),本名陸堅,字子久,號一峰,江浙行省常熟縣人,元代畫家。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不泯然于眾,只遵從內心真實的感受,欣然向前。明末年間,有一幅畫傳到了著名的收藏家吳洪裕手上,他把這幅畫看得比命還重。去世前,跟家里人說了句:這幅畫我得帶走,你們把它燒了吧。家人看著吳洪裕死前最...
發布日期:2022-06-23 訪問次數:956
古人說"相由心生",意思就是可以從一個人的面相,大致推斷出這個人的內心。俗話說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古往今來都有"面相"一說,所謂面相,就是相面,相的其實不是面,是心。明代大才子馮夢龍曾在《智囊全集》中,也提到了"相由心生"這個詞,這句話大家肯定都聽過,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一個人不能從外貌上判斷。只有相處久...
發布日期:2022-06-22 訪問次數:932
有些事情,似乎從我們懂事起,便會一直被我們深深地刻在腦海中。就比如,日常生活中可能經常都會做得上廁所和下廚房這么兩件事,此事可以說得上是人人都會做的事??墒?,有沒有思考一個問題,究竟為什么,我們常常會說上廁所和下廚房,似乎所有人的腦海中對此都是保持著一個固定的印象,認為這些事情本就是理所當然應該做的。究竟有沒...
發布日期:2022-06-22 訪問次數:908
公元795年清明,詩人崔護到城南游玩。路遇一處鄉野農家,他便上前叩門想要討些水喝。一位名叫“絳娘”的妙齡女子請他喝了一杯茶……于是,引出一首絕美唐詩和追憶至今的典故!崔護出身書香之家,自幼天資聰穎,立志走科舉之路,想要牧守一方。這一年,崔護到長安求學。在清明時節,他到南郊游玩放松。一路上,楊柳飄飄、鶯燕齊鳴,讓苦...
發布日期:2022-06-22 訪問次數:820
作者|關關父愛缺席的危害從小學就開始顯現了。曾經有個紀錄片揭開了“問題孩子”背后的隱痛。男孩從小就缺少父親陪伴,哪怕父親在家也只會大呼小叫。他從小就跟爸爸對著干,氣得父親不管他,沒有人教給他對與錯,是與非。14歲那年,跟同學打架,不小心捅傷了別人。還有一些孩子,6歲后,會出現不禮貌、頂嘴、不喜歡交友、打人……甚...
發布日期:2022-06-22 訪問次數:831
道家有個深得人心的哲學,叫:大道至簡。這4個字,用在古詩詞上,其實就是將深刻的道理寫進通俗易懂的文字里。白居易“離離原上草”,小學生都看得懂,卻讓我們學會了堅韌;唐伯虎的《畫雞》,看起來就像打油詩,讀完卻令人備受鼓舞。這些詩篇,其實就是大道至簡的最好詮釋。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首詩,看起來也該是大道至簡的典范,畢...
發布日期:2022-06-22 訪問次數:838
都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意思是再聰明的人,也難免會有失誤的時候。人們常常用這樣的話去奉勸那些自以為無懈可擊的聰明人,還是應該小心為妙。這句話,語出《晏子春秋》,后來司馬遷還曾專門引用(《史記·淮陰侯列傳》)。因此,這個說法代代流傳,成為經典成語。然而仔細推敲,這句話事實上其實說了也等于沒說。因為按照常理,即便...
發布日期:2022-06-22 訪問次數:894
老祖宗說:“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結婚前不理解,成家后感觸頗深。孟子說過一句話:“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边@是什么意思呢?在孟子看來,人這一生中,沒有一樣不是天命(決定)的,順從天命,這就意味著是接受的正常的命運。所以呢,懂天命的人不會站立在危墻下面。盡...
發布日期:2022-06-22 訪問次數:928
魯迅先生一生創作的文字浩如煙海,很多文字都被后人當作座右銘。頗有意思的是,很多年輕人覺得特別酷的文字,居然不少就出自魯迅之手。我們明明天天都掛在嘴邊,卻搞不清楚原來作者是那個讓中學生“怕”的魯迅。比如這一句“相逢一笑泯恩仇”,少年們常常會誤以為是金庸先生某部小說中的詩。確實,這種“酷”的感覺與“飛雪連天射...
發布日期:2022-06-22 訪問次數:784
1孔子到底有多能打,能一拳秒殺泰森嗎?有不少人說,開什么玩笑,一個讀書人有什么戰斗力?但是看完以下內容可能會顛覆你的想象。據史記記載,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身高有九尺六寸,如果按司馬遷在漢朝那個年代的計算方式,一尺等于23.1厘米,那么孔子的身高大概在2.2米左右。而專家們推測過春秋戰國時期的男性平均身高只有1.61米,個...
發布日期:2022-06-22 訪問次數:954
蓋起古詩詞這座文化高塔的,不只是詩仙、詩圣、詩佛等文壇名家,還有無數個小人物。他們的存在,讓詩詞的世界異彩紛呈。唐代的張打油究竟是書生還是農人,我們不得而知,但他發明的打油詩卻是生命力最強的詩體之一;宋代文人林升的生平史書沒記載,但他的“山外青山樓外樓”,卻流傳至今。無數經典作品,一次次向我們證明了一個深刻的...
發布日期:2022-06-22 訪問次數:966
神奇的預言是神話,科學的預言卻是事實——列寧。說起預言,我們會想到漢末三國時期的著名人物諸葛亮,此人善于分析天下大勢,還沒有出山就已經通過天下局勢分析出漢末三足鼎立的局面,真是一代奇人。諸葛亮能預知未來天下三分,并非僅僅是他的猜測,而是通過客觀事實,現狀再加上自己對未來局勢的判斷所分析出來的,并非完全是憑空想...
發布日期:2022-06-21 訪問次數:867
夏至,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民間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也就是說,夏至并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過了夏至,炎熱的天氣才會逐漸到來,等到7月份,進入三伏天之后,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一段時間。諺語是民間從古至今流傳下來,具體一定借鑒意義的句子,關于夏至,同樣有不少諺語,有些諺語,通過夏至的天氣情況,可以預測當年夏天或...
發布日期:2022-06-21 訪問次數:753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制圖:陳曉勁 夏至的“至”,強調的是天文意義上的極致。這一天我國大部分地區日照時間為一年中最長,太陽高度角達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 6月21日,是今年的夏至。 夏至的“至”是什么意思呢?是到來的意思嗎?其實,這里的“至”指的是“極、最”,強調的是天文意義上...
發布日期:2022-06-21 訪問次數:943
又是一年夏至,夏至是中國最早的節氣之一。傳說在這一天,古人在地上立了一枝小竹竿,發現每年太陽走到今天,影子最短。便有言:“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毕闹潦嵌墓潥庵械牡谑畟€節氣,在這一天太陽行至最北處,晝最長,夜最短。詩經女孩帶你走進夏至的三首詩詞,感受一下詩詞里的夏天!一、唐代韋應物《夏至避...
發布日期:2022-06-21 訪問次數:999
多年來關于ufo,外星人等一些神秘事件數不勝數,其中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也隱藏著巨大的神秘,不論是否存在地心人的真實性,人類也都一直在研究中?!豆糯厦乐拗i》的書籍說有人遇到過這樣的事情,那就是一位名叫“希伯”的人,在緬甸的森林中,發現了一個地下城市。根據他的描述,這個地下城市里面竟然被人工光源照得亮如白晝,同時...
發布日期:2022-06-21 訪問次數:1017
一字千金,講得是當年呂不韋將《呂氏春秋》公布于咸陽的城門旁,請各方高人前來挑刺。只要能夠增刪修改一個字,就賞賜千金。這說明呂不韋一是確實有才,二是確實有錢。當然,這更說明,有才華的人,定然有用武之地。不過這只是古代的傳說罷了,真正能夠以一字換得千金的人,古往今來少之又少。一則要有才,難;二則是像呂不韋提供的這樣...
發布日期:2022-06-21 訪問次數:930
大詩人李白一生,娶了四個夫人,其中兩個是宰相孫女。可以肯定的是,李白一定是很討人喜愛的。那么,李白有什么絕招呢?從李白的詩中,我們不難發現,李太白很懂女人的心思。他一生中,為很多女人寫過詩,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那些以女子口吻所作的情詩。這些詩有的肉麻大膽,有的直截了當,將女子的真實情感,表露無遺。試想,一個如此懂得...
發布日期:2022-06-21 訪問次數:1065
一個詩人厲不厲害,有一個十分方便的檢驗方法:他的詩后人敢不敢仿,能不能仿。因為精致的藝術,總是具有不可復制性,這就是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寶貴的原因。唐代詩壇,詩歌盛極一時,詩仙、詩圣自不必說。浪漫奇崛、汪洋恣肆的太白詩,很少被模仿,更少被超越;沉郁頓挫、擲地有聲的工部詩,也無能能仿,仿也難得風神。而真正無人敢仿的,還...
發布日期:2022-06-21 訪問次數:941
每次聽長輩們嘮嗑,話題總繞不開年輕人相親結婚話題。上次一位長輩來我家做客,說前一段時間女兒自己談了一個本地對象。本來當父母的挺高興的,本地的好啊,女兒不用遠嫁了。從女兒口中得知是哪家的孩子后,一打聽,當父母的都不愿意了。原來這家爹不務正業,天天出去喝酒打牌,欠錢不還,還經常打罵老婆,名聲在他們那一片壞透了。了...
發布日期:2022-06-21 訪問次數:879
“震驚!圓明園被毀前的照片泄露,價值XX萬!震驚!圓明園被毀前照片出現在XX,美若仙境?!泵慨斂吹竭@樣的標題,等我們點進去后,總是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圓明園復原圖,根本沒有圓明園被毀前的照片。事實上,截止至2022年,國內外學者還沒有發現一張真正意義上的圓明園被毀前照片,這座皇家園林在被毀前壓根就不允許除清皇室以外的人隨意...
發布日期:2022-06-21 訪問次數:955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普通人也常常會引經據典。比如老人家常常會說:“老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老師會說:“古人有云,好馬不吃回頭草”;父母常常會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這些經典有的是民間智慧的結晶,源于生活經驗;有的是源于古代名人的語錄;有的則是真的出自某些重要典籍。不過不管是那種情況,都必須經過一個“約定俗成”...
發布日期:2022-06-21 訪問次數:952
上小學時,讀到《詠鵝》,筆者不明白為何7歲的駱賓王能寫出如此經典的詩句。后來自己也有了孩子,也教了學生,才明白這并不一定是因為孩子們的知識量有多豐富,而且是因為他們的世界更純凈,所以他們寫出的文字也就更加純粹自然。因為這份純粹,駱賓王才能在不起眼的大白鵝身上,尋到“曲項向天歌”式的美感;因為這份純粹,所以唐代詩...
發布日期:2022-06-17 訪問次數:946
每一次看到一個千古絕對,都會忍不住感嘆:漢字當真是博大精深!在前幾期中,我們看了多精妙的諧音聯,雙關聯,本期筆者就和大家說一說回文聯?;匚穆撟畲蟮奶攸c是既能正著讀,也能反著讀,正讀反讀的意思都一樣,這個難度就相當高了。隨便舉幾個例子,大家應該就清楚了。在廈門的鼓浪嶼,有一個頗有名氣的回文聯,上聯:霧鎖山頭山鎖霧。...
發布日期:2022-06-17 訪問次數:922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其魅力自然不用筆者多說。專家們把對聯作了系統的分類,但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對聯其實無外乎就是兩種:一種是文縐縐的,咱們可能看得懂,但對我們來說只不過是咬文嚼字;一種是很接地氣的,咱們不但看得懂,而且每每能讓我們會心一笑。第一種對聯存在于各大亭臺樓閣中,很多名山大川都有自己的千古絕對。...
發布日期:2022-06-17 訪問次數:959
“英雄出少年”這個說法,在千年文壇一次次被證明,但筆者發現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很多“可憐”的小朋友之所以寫下經典詩詞,多數都是被逼的。當年7歲的黃庭堅之所以會寫出“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是因為父親的好友來家里做客,早就聽說他會寫詩,便有意為難非要讓他寫首詩,就這樣這首《牧童詩》便流傳了下來。而明代...
發布日期:2022-06-17 訪問次數:818
時光苒苒,在古時候的農村俗語就有許多,因為之前信息傳播不如現在這么發達,那時候的人們就憑借自己多年的生活經驗和閱歷總結了不少通俗易懂的俗語和老話。隨著歲月流逝,人們會發現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確實大有智慧。這些俗語和老話,對于新時代的我們依然具有很高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比如今天要講的這句俗語“五十望人三不爭,...
發布日期:2022-06-17 訪問次數:811
古人說:“立德、立功、立言,是為三不朽。”在我國歷史中,能達到此標準的寥寥無幾,而明代大儒王陽明便是其中之一。黃宗羲贊他:“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蓖跏康澷澦骸盀槊鞔谝涣魅宋铮⒌?、立功、立言,皆居絕頂?!痹鴩澦骸俺C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惫鸫髮W教授杜維明更是語出驚人:“二十一...
發布日期:2022-06-17 訪問次數:961
佛教進入我國之后,經過幾千年的時間,發展得越來越興盛。其信奉佛教的人也越來越多。當然了,在這其中也誕生過無數德高望重的高僧,而其中的虛云禪師便是眾多高僧中的一個。他之所以出名,不僅僅是因為其禪學功底深厚,還有他那120歲的高齡,皆為人稱贊。所以一直以來,很多人都稱其為中國第一高僧。我們本文就來簡單介紹一些虛云大...
發布日期:2022-06-16 訪問次數:915
俗語“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牢記此忠告,受用無窮。人情世故是一門學問,老祖宗早就說過:“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雖然聽起來刺耳,但確實是生活中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當你出人頭地時,身邊永遠不缺“朋友和親人”,而當你窮困潦倒時,身邊卻難覓知心人。所以老祖宗說一個人能夠享受到的待遇,與身處何地無關,有...
發布日期:2022-06-16 訪問次數:869
鬼谷子: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牢記這3句話,福氣自然會多起來。從小生活在偏遠的農村,見識不比城里的孩子,骨子里透著一股憨憨的勁兒。有一句話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因為看起來憨厚老實,所以人緣一直都不錯。說心里話,要做到表里如一,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而來自農村的我,做到了,而且得到了身邊朋友們的贊許。隨著年...
發布日期:2022-06-16 訪問次數: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