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杜甫和蘇軾都是非常厲害的存在,前者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而后者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顯然的,兩個人都是非常厲害存在,在詩歌領域也有很大的成就。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們的雖然處于不同的年代,但是卻因為詩詞而有了交集。

杜甫一生之中,為我們寫下了不少的作品,但是大多都是對現實的無情嘲諷,對世事無常的感嘆,很少有對美景,對美女的描繪。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人們往往認為杜甫是個不解風情的人,至少也是個不浪漫的存在,因為他的心中只有家國情懷,而無風月之事。然而,對于這樣的說法,蘇軾卻不認同,理由是杜甫為鄰居寫過一首詩。
杜甫一生是比較悲慘的,幾乎沒有多少幸福的日子,而浣花溪畔的“草堂光陰”大概便是為數不多的其中之一了。在生活安定之后,杜甫突然對人生有了一定的希望,于是趁著閑暇的時候,為自己的鄰居黃四娘寫下了一首詩。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唐代: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顯然的,在這個作品中,描繪了黃四娘家中的美景。黃四娘大概是一個非常有情趣的人,此人在家中種滿了花,花開之時,甚至都遮蓋了整條小路。花繁濃艷,千朵萬朵地壓低了枝頭。成群的粉蝶在花叢間嬉戲飛舞,而花枝上則傳來一兩聲嬌鶯婉轉的啼鳴。

對于杜甫而言,或許這樣的場景不過是他偶然所見,并且心有所感才寫下了的。從這首詩中,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黃四娘家的美景,還可以感受想象出黃四娘的優秀。倘若不是一個注重生活質量和情趣的人,大概率是無法將自己的家布置得如此之好的。
而在詩的最后,則用粉蝶和嬌鶯去烘托大好的春光和美麗的花徑。但是便是“時時舞”、“恰恰啼”這兩個詞語的引用,讓人們有了爭論,很多人都認為,或許“戲蝶”和“嬌鶯”是有所隱喻的,點名了黃四娘的身份,她是一個歌姬。
當然,有些人還有更加奇怪的想法,比如蘇軾讀完此詩之后,就認為“可以見子美清狂野逸之態”。杜甫的一生是很難讓人和“清狂”二字聯系上的,而這兩個字明顯更加適用于李白。但是蘇軾卻因為這首詩,將這兩個字和杜甫聯系在了一起,令人感到非常無奈,而這或許也是杜甫被調侃得最慘的一次了。

參考資料:《宋史·蘇軾傳》、蕭滌非《唐詩鑒賞辭典》